分节阅读 192(2 / 2)

事实上,最简单的螺旋弹簧,已经有些钟表匠搞出了类似的模型。可是,他们用的是普通铁丝卷制的,没啥实用价值。因为,普通铁丝做的弹簧,形变后,很难恢复原形状。

只有弹簧钢做的弹簧,经过特殊处理,才能保证不轻易形变。所以,在搞弹簧前,马林得先搞定传说中的弹簧钢

别的弹簧钢的配方马林不知道,他只知道65号碳素钢。其中,这种钢里,是含有锰的。好在,马林的手下,在匈牙利购买到了软锰矿,足够马林展开研究。

不过,马林作为伯爵,哪里会亲自研究于是,马林把事情推给了达芬奇和一群意大利钟表匠

这些技术宅们,似乎对弹簧非常感兴趣,竟然欣然接受了

等他们搞出了合适的弹簧钢,马林就会安排工匠,用细铁棒,烧红后围绕柱子弯成大的螺旋弹簧,然后经过退火处理,成为马车专用的弹簧。

把弹簧研发事宜交给达芬奇后,马林自己,则去找铁匠加工滚珠轴承去了

轴承比弹簧要好搞多了,当然,前提是马林搞的是最简单的笼装球的滚珠轴承。前世,马林从小就开始骑自行车,自行车天晓得修了几百上千次。所以,马林对于笼装球的自行车轴承,非常熟悉。

最简单的笼装球,就是两个钢圈内圈和外圈之间的空间,分成12个或其他数目的格挡,每个格挡里安一个同等大小的钢珠。然后,外面再套一层钢铁外壳保持架。含有钢珠的双层钢圈,和保持架之间,并不直接接触,而是由凸出的钢珠和其接触。这些钢珠,都是上了机油的,和保持架之间,摩擦力很小。只是,过一段时间,就要拆开外壳,补上一些机油。因为,缺少机油的话,钢珠容易磨损。磨损了,就要换钢珠

当然,现代钢珠都是合金钢的,很是耐磨。不过,马林身处这个年代,当然没有很耐磨的合金钢。于是,马林直接采用铸铁,制造滚珠轴承。

不管是内圈、外圈,还是滚动体和保持架,都是铸铁的。而且,现代轴承,都是机器制造,所以小轴承也很容易制造出来。而马林显然没有机器,只能全盘采用翻砂铸造的方式。所以,他只能制造出大一点的轴承。于是,马车轴承,就造得稍微大了点。自行车上比黄豆还小的钢珠,被马林安排翻砂工匠铸造成了玻璃球一般大小的铸铁珠子

结果,因为铁珠太大,“笼装球”装不下12个,只装了6个

然后,在选择润滑油时,马林直接奢侈地选择了比较粘稠的牛油

不过,试验结果下来,这种最原始的“笼装球”轴承,虽然粗大难看,可效果却是很不错的。起码,给安吉拉的马车安装上后,马车就再也没有“吱嘎吱嘎”的车轴摩擦声了。

只是,达芬奇等人研制的弹簧钢迟迟不能面世。所以,降低马车弹性的时间,自然是要往后推迟了

至于先用铁制的劣质弹簧先用着,马林是不考虑的。因为,弹簧弄出来后,只要直接支撑车厢的。要是材料太过劣质,容易导致弹簧断裂。要是这样的话,很容易引起车厢翻车,造成事故。马林可不敢让安吉拉冒险,要是摔坏了,那可就不好了。所以,他宁可等达芬奇他们弄出合格的弹簧钢来,也不随便用普通材料造车用弹簧

第三百一十五章 筹建埃及商路

因为大批制造大块平板玻璃,从威尼斯买来的天然碱很快消耗得差不多了。于是,罗梅尼向马林求助,希望得到更多的天然苏打。

本来,马林是打算继续派人去威尼斯采购的。但是,一名曾帮过马林购买阿拉伯马的犹太商人的话,让马林改变了主意。原来,这名商人告诉马林,马穆鲁克王朝统治下的埃及,不仅有丰富的天然苏打,还有众多的阿拉伯马。此外,还有很多味苦的芒硝,也就是硫酸钠。埃及开罗附近的碱旱谷,可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碱产地。马林这时想起来,在拿战时期吕布兰法出现之前,欧洲重要的天然碱来源之一,就有埃及的碱旱谷,而且是第一重要的来源。

而且,马林打算去北美造纸,也需要大量的芒硝,和原木一起煮纸浆。埃及因为是沙漠众多,沙漠里也有很多盐碱湖,所以味苦的硫酸钠水合物晶体,湖边可以随便捡,非常便宜。

不但如此,马林也不愿意精明的威尼斯商人知道自己大量购买芒硝,免得被对方卡脖子。所以,马林决定自己组织船队,去埃及大量购买天然碱和芒硝。当然,也可以顺带买些优秀的阿拉伯马。

当然,埃及还有一种宝贝,那就是蓖麻油。蓖麻油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润滑油,在后世,可是高档的航空润滑油。蓖麻油在空气中不易氧化,粘性大,摩擦系数很低,只有01,是非常优秀的机械润滑油。

马林现在没有技术能力开采石油,无法制造廉价的矿物润滑油。那么,他所能选择的最好的润滑油,就是蓖麻油了。而埃及,正是蓖麻的原产地之一。

只要马林下订单,鼓励埃及人大量种植蓖麻。然后,他再提供螺旋式榨油机,获得大量蓖麻油并不困难。要知道,尼罗河水量很足,使得埃及尼罗河流域成为非常适合农业种植的地区。

至于埃及长绒棉,马林虽然想要,但他读过历史,知道埃及长绒棉是19世纪初埃及阿里王朝的创始人穆罕默德阿里引进的。所以,这会儿,埃及没有大名鼎鼎的埃及长绒棉,也不种植水稻。

但即使如此,天然苏打、天然硫酸钠、蓖麻油和阿拉伯马,也值得马林独立开辟一条埃及航线了。

不过,根据意大利造船工匠的意见,地中海地区,因为风力较弱,还经常停风,使用桨帆船比使用纯粹的风帆船更好。

所以,马林最终决定上马几艘桨帆船,用于地中海海域的航行

不过,为了安全,马林又要求拥有丰富的制造桨帆船经验的威尼斯造船工匠们,对桨帆船做出一些改进,增加火炮的位置,以适应海战。

这个年代,威尼斯的桨帆船,也还处于“跳窗帮对砍”的指导思想下,船体结构也没留下什么火炮位置。所以,马林要求威尼斯造船匠们,尽量多安排一些火炮的位置,方便海战需要。

对于马林的要求,这些威尼斯来的造船匠们,那是摩拳擦掌。因为,他们对制造桨帆船实在太熟练了。即使需要改动一些,留出一些火炮位置,也不影响他们的能力发挥。毕竟,他们造了很多年的桨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