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不和他亲自交手是没有这种感受的。我感觉,小强在棋盘上总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突然发力。常常让我猝不及防。后面我学乖了,可是无论我怎么小心翼翼,都会很容易被卷进去。当然,他的发力好像还是有点生硬,我赢的那几盘,小强自己也说了,他发力的地方还是有点无理。不过明显可以看出来,到了后面,他的发力越来越娴熟,也越来越自然。像我这样的水平,那当然是防不胜防。”
“听你这么一说,我还真的想去看看。元旦过后你没有什么事吧到时我们一起过去。”
“好啊,呵呵,我说熊老,您到时候要不要亲自上去试试。不瞒您说,真的是很刺激的。”
“一边去一边去,你想让我老头子丢人是吧。主要还是你下,我嘛,就在一边观察观察那样会不会太无聊呢没事,我在翠微还有个徒弟啊,哈哈我可以和大宝那孩子下。听说那孩子的进步很快”
“您还别说,大宝那孩子进步真的很快。大宝那孩子真是讨人喜欢。我每次去翠微县,和他下棋的次数不比和小强下的次数少。呵呵,大宝那孩子脸皮真厚,每次还非要和我平下。”
“想涨棋的话当然需要脸皮厚。要说大宝那孩子,嘴巴又甜,脸皮又厚。当然讨人喜欢我这说的好像不是涨棋吧笑,小江你还笑我说你呀,真的还要向人家大宝好好学习学习。不然也不会奔30的人了,还成不了一个家。”
“咳咳我说熊老,我们不聊这个了,对了,擂台赛几点开始我们看电视去。”
“你呀,一说到这个就转移话题对了,今天中国攻擂的是谁是谁我估计都够呛。他的对手可是武宫,对付日本的超一流,那还得靠聂旋风哎,我们小强攒下了那么厚的本钱,怎么不知不觉中就败光了呢”
和熊国涛他们一样,李小强也在兴致勃勃的关注着擂台赛的进程。虽然真实的历史已经被自己改得面目全非。不过李小强对中方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确信无疑
他的理由和这个年代的很多普通棋迷一样:
“因为我们有聂旋风”
山城宏九段赢了李小强以后,又取得了两场胜利。三连胜的山城宏被钱于平阻击。这个过程让李小强小小的惊讶了一番。他知道,在真实的历史中,山城宏九段可是取得了5连胜的。
前面的进程还只是小小的惊讶,那么接下来的进程。李小强更惊讶。
钱于平击败山城宏后输给武宫正树。然后武宫正树一鼓作气也取得了3连胜。
这个时候,中日双方都仅仅剩下两人。下一场比赛,将由马小飞九段挑战武宫正树。时间是88年2月份。
到了这个时候,擂台赛的进程好像又回到了原来的轨迹。
“武宫正树居然赢棋了他居然在擂台赛中赢棋了我的印象中,武宫好像没有在擂台赛上赢过棋吧他参加了那么多次,好像一盘都没有赢过。他现在既然赢棋了。也不知道会不会和聂旋风一样,用掉一些人品”
这就是李小强最惊讶的地方。
当然,这仅仅是李小强的胡思乱想。他现在没有多少时间胡思乱想。那是因为,1988年已经来了。
这是围棋国际化元年。这是一个围棋的大时代
为了迎接这个大时代,李小强拼命的充实自己。他想要在这个大时代中,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李小强的目光看向了东北角方向。他知道,自己心目中的标杆,很快将迎来自己的第一个职业围棋冠军。韩国围棋将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方式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就从现在开始比拼吧”
李小强斗志昂扬。
第180章 热闹非凡
88年初,中国棋坛突然显得很热闹。
天元赛已经是第2届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天元赛都是每年的“开门赛事”。一般元旦一过比赛就开始。
和第1届天元赛相比,第2届的规模扩大了很多,也显得正规了很多。最起码没有四强中三位是“种子选手”。已经开始有了预选赛,这就给了很多地方棋手比赛的机会。这个时候,李小强当然算是“地方棋手”。不过他这个地方棋手是不用参加预选赛的。
开什么玩笑,“首届天元赛4强”,“擂台赛5连胜”,成为新一代的“抗日英雄”。有了这样的招牌,李小强当然不用参加预选赛。他被当成种子选手直接进入16强。在胜负世界中,成绩才是硬道理。李小强三段被列为种子选手,当然没有什么人有异议。
除了天元赛,中国名人战也粉墨登场。天元赛的后台是申城报业集团,名人战呢它的后台更大,它的后台是国报“群众日报”。就是因为这两个比赛的“后台大”,所以他们成为中国棋坛为数不多的“传统赛事”。
嗯,国内还有一个“传统赛事”,那就是“电视快棋赛”。电视快棋赛没有办出什么特色,名称也经常更换。今年是这杯,明年换成那杯。它能够一直维持下了,也是胜在后台够大。它的后台,就是大名鼎鼎的朝廷台。
能够稳压“国报”一头的,当然也只有朝廷台了。
江湖传闻,中国名人战的创办,是“群众日报”为了庆祝他们“海外版”的创立。既然是“海外版”,那当然要宣传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琴棋书画什么的当然在考虑范畴之内。正好国内的“围棋热”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举办一个围棋比赛,好像确实是一个很理想的选择。
名人战的后台既然比天元战的后台更大,刚开始搞的时候。肯定想“排场”也搞大一点。所以和天元赛相比,第1届中国名人战的参赛人数更多,赛制也更复杂一点,采用的是“双败淘汰赛”,决赛采用的是五番棋,以决出中国的首位“名人”。
李小强也有份参加名人战。不仅李小强有份,主办方还邀请了新一届的棋童杯冠军。比李小强小一岁的常韧圣参加名人战。
在真实的历史中,对于常韧圣参加名人战,曾经留下了一句比较有名的话:
“他本次比赛肯定拿不到名人,不过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中国围棋的名人。”
这句话当时听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理所当然。常韧圣也确实是不负众望,续马小飞之后成为中国围棋的领军人物。
不过认真观察一下,这句话还有点“乌鸦嘴”的味道。常韧圣基本上什么国内的冠军都拿过。唯独名人战,他一次冠军都没有拿过。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怪事。
在88年春节以前,两个国内头衔战突然挤在一块。中国棋坛一下显得很热闹。当然这不是最热闹的,最热闹的还是擂台赛。
第3届擂台赛也到了最后关头。中日双方都还剩下最后的两位棋手。从理论上来说,擂台赛可能下2场比赛就结束。不过当时没有多少人这样想,中日棋界都一致认为,比赛很可能还是会出现“主将对决”。这样就还剩下3场比赛。
马上又是中国的春节,于是马小飞对武宫的比赛放在年前举行。不管谁胜谁负,最后的决战放在年后在日本进行。
这样一来,从元旦到春节,就有3个比较重要的围棋赛事挤在一块。“隐居”了4个多月的李小强,也再次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李小强来到京城后,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中心。这次来京城的棋手比较多,不仅有国家队的成员,还有很都地方队的选手。很多人都是第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