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在这时,赛道上风云突变
过去的二月,谢谢大家
过去的二月,有29天,四年才能轮到一次。
过去的二月,全能运动员上架,对我来说是很特殊的一个月。
过去的二月,看着这本书在不断的茁壮成长,在新书月票榜上爬啊爬,终于爬到了新书月票的第三名。
每当我刷新页面,看到右侧“最新消息”里,看到各位投给我的月票,我都觉得无比的欣喜。
每一次我点开后台,看到订阅数据不断的上涨,看到打赏栏里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我都能深深的感受到各位的捧场,能够感受到大家的支持
谢谢,真的由衷的谢谢大家
我是一个兼职作者,并没有全职作者那么多的时间,所以我每天都会写到很晚,到凌晨两三点钟,会觉得很累。不过每当我累的时候,我都会点开书页,点开后台,看看今天月票又涨了多少,看看订阅又新增了多少,看看打赏列表有没有刷新出新的名字。
然后,我总能感受到大家对我的支持,我总会想起有这么多支持我的读者,等着我去更新,等着我去爆发,我总会莫名的感觉到一种责任,一种承诺,一种动力,让我能够在深夜中坚持的写下去。
谢谢你们,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9章 第四个纪录
赛场上的运动员已经完成了并道,八名运动员挤在一堆里,看起来好像很拥挤的样子。
李翔羽在这一波抢道结束后处在第一的位置,这位十运会冠军的实力的确比其他参赛选手要高一截,他职业生涯的最好成绩是1分46秒45,这个成绩已经进入了奥运b标的达标线,历史上他也凭借奥运b标参加过2008年的奥运会,所以他有实力一直领跑到结束。
运动员进入了弯道,接下来将会是一个匀速跑的过程,但就在大家正在努力调整节奏的时候,处在领跑位置的李翔羽却开始提速,他的速度明显要快过第二名。
排在第二名的那名选手马上明白过来,李翔羽这是在故意提速,他在怀疑这是不是李翔羽故意设了一个陷阱,来打乱其他跟跑者的运动节奏,所以他开始犹豫要不要进行追赶。
也就是在第二名选手犹豫的时间里,李翔羽逐渐从人群中脱颖而出,而且不断的拉大差距,等到再次进入直道时,他已经领先大部队接近十米的距离。
然而,李翔羽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到了直线跑道,他仍然按照刚才的提速,继续拉大与第二名之间的距离。
李翔羽的这种领先的跑法在比赛中也是很常见的,虽然这么跑会比跟跑多消耗一点体力,但是远远领先于其他对手,自己独处在一个集团,可以不受其他人的干扰,按照自己的节奏去跑,这在800米跑中,实力占优的运动员这么跑,反而容易创造出一个好的成绩。
此时,处在第二名的选手顿时感觉到了压力大增。他原本是在跟跑,但李翔羽的加速远远的将他甩开,使得他反而成了这一集团的实际领跑者,所以他的节奏顿时有些混乱,他还在犹豫该追下去还是按照原来的节奏去跑,所以后面另一名选手趁着这个机会,沿着赛道的外缘超越的了他。
处在第五名的张冠,心中却是另一种的想法。
“李翔羽的实力肯定是这些选手中最强的,他现在选择提速提速,至少也能领跑到最后冲刺的阶段,而对我来说,需要跟跑到最后的冲刺阶段才行。我需要在跟跑中尽量靠前,看来要找个机会跟上去,跟住李翔羽跑,要是差距被他越来越大,说不定最后就追不上了”
想到这里,张冠移动到外侧跑道,开始加速,趁着直线跑道的功夫超过了其他运动员,然后追上了李翔羽,开始跟在李翔羽后面跑。
以张冠的速度水准,在有体力的情况下,想要超越其他运动员并不难,所以整个过程干净利落,在直道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已经赶到了李翔羽后面。
观众们顿时报以剧烈的欢呼声,而李翔羽听到这欢呼声,立刻去留意后方,恰好看到张冠追了上来。
“张冠谁上来了”李翔羽心中一惊,虽然张冠在800米项目上还只是个菜鸟,上一场的预赛中也只跑出了1分51秒07的中流成绩,但有句老话叫“人的名树的影”,张冠毕竟是世界第一飞人,仅仅这个身份,无形之中就给李翔羽施加了很多的压力。
李翔羽顿时变得专注起来,他保持者一个较好的速度和节奏,同时不断的留意后面的张冠,不久后他发现张冠好像没有要超越自己的意图,而只是按照节奏在跟跑。
“张冠只是跟跑么”李翔羽略微松了一口气。
接下的二百多米,前三名的位置都没有发生变化,前面是李翔羽和张冠,后面是十几米处是其他的六名选手,四到七名之间的选手则在这个过程中互有争夺,但也没有拉开差距。
距离终点还有不到二百米,处在领先位置的李翔羽却觉得有点烦躁。
后面张冠跟跑跟的很近,虽然这一路下来,张冠从来没有试图超越,但李翔羽却知道,张冠肯定是在等待时机,等到最后百米冲刺的时候,突然来一个雷霆一击。
一旦跟跑的运动员发动超越,领跑者必然会努力守住自己的位置,这就好像球类运动中的进攻与防守,进攻者肯定是更占优势的。进攻者可以选择进攻的时机,而防守者只能被动等待,然后做出应对。在中长跑运动中,改变步伐节奏是需要时间来调整的,主动改变节奏当然比被动改变节奏来得容易,所以突然被迫的改变自己的节奏是每位选手都不希望看到的事情。
“我得更快一些,最好能拉大一些和张冠的距离,这样即便是张冠开始超越,我也能够有一个缓冲时间来调整自己的节奏。”李翔羽想到这里,脚下的步伐更快了。
然而让李翔羽没有想到的是,他并没有将张冠甩开,张冠仍然紧紧跟在他的后面。
李翔羽更加的烦躁了,但此时即将进入最后的冲刺。
刚刚进入最后直道区域,张冠就猛的移动到了第二道,然后发起了最后的冲刺。
李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