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人愣了一下,说道:“这个这个嘛算是勉强过关了罢。只是只是若是将其中意境再提升那么一点的话,那就最好不过了。”
中年农夫怒道:“你还要提升意境此画技巧娴熟,下笔流畅,毫无停滞之处,一切顺乎自然,天下画家虽多,又有几人能达到如此境界这等佳作,已然到了画道极致,你还要人家再提升一下意境你练功走火入魔,伤了脑子了么”
道人强自辩解道:“这题目是我出的,我说他合题就合题,我说他差了一点,自然就是差了一点,这画合你的心意,却也未必合乎我的心意。”
中年农夫怒道:“牛鼻子欺人太甚”
猛然挥臂出拳,向道人的面门打去。
道人闪身躲过之后,骂道:“你这粗汉,怎么动不动就出手打人”
中年农夫道:“老子打的就是你”
两人话不投机,竟然翻翻滚滚的打了起来。
顾采玉唯恐天下不乱,见他们打了起来,娇笑着鼓掌叫好。
但她笑了几声,便再也笑不出来,满脸笑意,已然尽数变成惊诧之情。
场中两个人一开始还是如寻常人士一般争斗,但渐渐的出手越来越快,身子飘忽不定,直如鬼魅一般。刚刚还在池塘东边,转眼间已经到了池塘西头。
两人中,道人出手飘逸,身法奇特,而农夫则大开大合,势大力沉,两人绕着池塘来回游走,忽然同时一声大喝,同时出掌前推,一声闷响之后,两人四掌相接,劲风四溢。池塘中水,受两人内力所激,猛然间一股水花冲天而起,好似喷泉一般,直直飞出三四丈高。
顾采玉见他们两人如此了得,吓得舌头伸出老长,对杨易道:“三哥,这两人好厉害啊”
杨易笑道:“再厉害也没有我厉害”
顾采玉笑道:“吹牛”
此时池塘对面的道人与农夫已然罢手不斗,一起向杨易身边走来。
便听中年农夫道:“几年不见,牛鼻子功夫见涨啊”
道人道:“种地的功夫也不赖”
两人走到杨易面前,农夫对杨易道:“本来向想将牛鼻子打一顿出出气,但谁知他这几年用功甚勤,竟然没能打得过他。”
他对杨易道:“不过他也没有打赢我”
农夫对杨易道:“两位尽管前行,牛鼻子绝不敢为难你们。”
杨易笑道:“老兄倒是挺有义气。”他走到条案之前,将毛笔重有拿起,“提升一下此画意境又有何难”
道人与农夫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还请公子赐教”
杨易不再多说,提笔在刚才所画的画卷空白处,写了两个大字:秋思。
随后挥笔不停,一首长短句被他写了出来: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长短句一出,整个画面的意境登时就是一变,生生向上拔高了不止一筹。
诗句未出之时,画面上只是清冷孤寂之感,如今这首长短句一出,旅人思乡之情陡然而起。
飒飒西风之中,骑马独行之客,身边老树枯藤,眼前小桥野花,又加上零落的几户人家,被这长短句全然概括出来。
道人看了良久,忽然叹道:“其实就算没有这幅画,只看这首长短句,便令人眼前不自禁的浮现出诗中场景,有了这首诗,其实这幅画已然不太重要了”
其实杨易写的这长短句乃是前世著名的一首小令,叫做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中的代表之作。
只是在大汉王朝并没有这个曲牌,时人称这种句子长短不一样的诗句为长短句,也算是诗歌中的一种。
杨易笑道:“这番题目可算是答对了”
道人肃容道:“两位请继续前行”
他叹道:“贫道本就是无理取闹,早该放行,如今再不放行,恐怕要被天下人所耻笑。”
顾采玉笑道:“道长说的太过夸大,就算是刻意为难,又怎会为天下人所知”
中年农夫道:“不然此画与此诗早晚会流传天下,成为传世佳作。日后世人若是探究其来历,恐怕牛鼻子要成为丑角,为人所笑。”
农夫说到这里,哈哈大笑:“这倒也算是一件文坛雅事”
道人怒道:“种地的幸灾乐祸,欺人太甚”
农夫哈哈大笑:“我便是幸灾乐祸了,你又能如何”
两人竟然有争吵起来。
杨易见他们如此,摇头笑道:“告辞”
第九章种桃
杨易与顾采玉两人走了一段距离之后,道人与农夫的争吵声还隐隐传了过来。
顾采玉笑道:“这两个人真有意思,看他们说话,应当是多年好友,但既然是好友,却又互相争斗,不但对骂,甚至还打起架来。”
杨易道:“这才是好朋友”
听了杨易这句话,顾采玉瞪起大大的眼睛看向杨易,一脸迷惑,不明其意。
杨易叹道:“他们两个有什么事情都在当面说,一言不合,大打出手,虽然失之粗野,但却比口蜜腹剑之辈要强多了。”
顾采玉流落江湖好几年,杨易这句话她却是懂得,极为赞同的点头道:“确实是这样”
两人继续前行。
一片桃林出现在两人面前。
这桃林面积不小,桃树之上挂满了拳头大小的桃子,红白相间,衬以绿叶,极为好看。
一阵清风吹过,桃树微微晃动,上面的桃子随着桃枝上下摇晃,桃子的香甜气息即便是隔着老远,也能闻得到。
顾采玉嘴馋,见到这满树红桃,又闻到桃子香味,顿时口舌生津,叫道:“哈,这么多桃树”
走了几步之后,又叫道:“哈,这么多桃子”
又往前走了几步之后,顾采又道:“这么多桃子都没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