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7(2 / 2)

你不说话,别人便看不透你的深浅,万一随便说错了一句却很快会成为别人口中的笑柄,新任领导在下属面前首次亮相的重要性,陈大龙心知肚明。

按照正常领导干部上任程序,身为浦和区新任区委书记,陈大龙在市委组织部长,副部长,普水县委书记贾达成等人的陪同下先进了浦和区政府楼上会议室,先跟浦和区党委成员领导班子见面。

面积不大的会议室里今天洋溢着一股浓浓的喜庆氛围,正襟危坐的浦和区领导班子成员个个面带微笑迎接新任一把手书记,陈大龙踏步进了会议室后,一双眼睛探照灯似的从一群略显陌生的官员脸上扫过,在心里默默的记下坐在最靠前位置几名官员的面孔。

新的政治环境,新的政治起点,以及即将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导班底,从乘坐的专车在浦和区政府大院缓缓停稳的那一刻起,陈大龙的心里开始绷上了一根弦。

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孔孟之道一向对古往今来入仕为官的士子们影响颇深,孟子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的观点对于很多官员来说或许并未听闻却潜移默化遵照执行。

按照惯例,坐在最靠前几个位置上的官员应该是区里级别最高的领导干部,区长,区委副书记,区委组织部长等一应在列,陈大龙在位置靠前几位领导干部脸上停留的时间便稍显长了些。

礼节性的欢迎掌声后,市委组织部长,陈大龙和贾达成一行人各自坐到合适的位置上,会议宣布开始。

首先是市委组织部的副部长宣读了关于陈大龙的任命文件;然后,市委组织部长对陈大龙同志在普水县的工作情况做了极高的肯定;最后,贾达成以陈大龙老领导的身份应景的介绍了一些陈大龙在普水县的政绩。

接下来,就是浦和领导班子成员的表态。

大家对于陈书记出任浦和区区委书记表示了极其热忱的欢迎,都表示一定会在陈书记的领导下,把浦和区建设的更加美好。

小范围的见面程序结束后,接下来就是陈书记在浦和区副科级以上干部大会首次亮相。

这是陈大龙头一次在浦和区众位同仁面前露相,他并未敢疏忽,该有的准备都准备了,说出来的话也都相当的有深度和力度,让在座的各位领导都感觉到,他陈大龙不是那种混日子,等提拔的官僚作风严重的干部,他是个干实事,干大事的领导干部。

陈大龙在大会上进行了简短却不失水平的就职演说,激情飞扬的就职演说自然也是准备好的,包括每个表情,每个手势,每个文稿停顿处的时间长短都在演讲人的脑袋里装着,因为准备充分,这次演讲的效果相当出色,演讲结束后,雷鸣般的掌声一直响了很长时间。

该履行的正常程序走完后,有人主动过来引领陈大龙去自己的书记办公室,更多官员则簇拥着市委组织部的部长和副部长,争先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

陈大龙的书记办公室里,办公桌上已经堆满了各种材料,其中关于浦和区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这几年的财政收支出等资料都准备的相当详细。

这让他的心里对县委办一帮人服务的第一印象比较满意,这至少说明,现任的区委办主任在这方面工作做的还是比较到位的。

上任头一天,陈大龙在自己全新的区委书记办公室里静静的坐了好大一会,正所谓一级领导一级待遇,眼前的书记办公室可是比普水县的县长办公室无论在办公室面积还是在装修上都提高了一个档次。

县长办公室的真皮沙发是牛皮质地的五座,书记办公室则换成了更柔软的高档羊皮沙发,座位也多了几个;县长办公室里套间只有一张双人床和一个书柜,书记办公室的套间里从冰箱到微波炉应有尽有,俨然居家用品全都备齐;

身为浦和区的一把手区委书记,陈大龙现在心里考虑的绝不是保位子,混资历,而是接下来如何抓紧时间有效开展工作一个人的有效政治生命时间是短暂的,除掉做副职的时候有心无力的熬资历时间段,真正能当上一把手为老百姓干点实事的时间少之又少。

一寸光阴一寸金哪

正边翻看材料边思考的时候,办公桌上电话铃声大噪,陈大龙看了一眼电话上来电显示,咧嘴乐了是老领导周武的电话。

第483章出事了一

周武身为前任浦和区委书记,现任普安市委宣传部长,这个时候打电话过来对陈大龙更加切实了解浦和区相关情况实在是太及时了

“老领导您好”陈大龙拿起电话笑眯眯客套道,“真没想到您这个时候打电话过来我可真是受宠若惊啊。”

“拉倒吧能让你陈大龙惊吓到,那得出多大事啊怎么样今天到浦和区走马上任,一切还顺利吧”老领导的话里带着明显的关心。

“我这也正准备打电话给老领导呢,您要是有空的话,今晚我请您吃饭。”

“你小子请我吃饭是假,想要从我嘴里套几句实话是真吧”周武三言两语戳破陈大龙的司马昭之心。

“瞧您说的,您以前可是经常教我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怎么这会我积极向上您倒是头一个打击我积极性”

“你可别胡乱往我头上扣大帽子,我什么时候打击你陈大龙的工作积极性了再说了,就你那猛张飞的硬脾气,真要是想干事,谁又能拦得住”

“还是老领导您最了解我,哈哈哈”

周武和陈大龙同为寒门出身,脾气性格相投又同为张市长一条线上的人,彼此说话愈加多了几分亲近。一颗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政治理想是支撑这一类官员迈步不断往前的强大动力,尽管有些时候为了保住官帽子不得不向现实做出某种妥协,但是从政为民造福的大方向却从不曾动摇。

周武曾经在一次酒酣半醉时对陈大龙说过这样一番话:“无论什么样的职位,什么样的政治环境,始终要记得自己出身寒门的普通老百姓儿子,如果连咱们这样身份的领导干部都不站在百姓立场说话,实实在在为改变家乡百姓民生竭尽全力做出贡献,普通老百姓还能指望谁”

这道理凡是寒门士子心里都明白,相信大多数人踏入官场初心原本都抱着跟周武,陈大龙一样的宏图壮志,结果呢结果呢结果呢

斗士的下场或许凄惨,到底是否值得人人心里有自己的答案

陈大龙永远记得周武曾经意味深长对自己说过的一句话:“当你年老了,退位之后坐着摇椅晒着太阳回忆往事的时候,你才能真正理解,什么叫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当年周武对陈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