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7(2 / 2)

恣意人生 醛石 6223 字 2019-05-04

文教授听了笑道:“水果摊的卖的都是没熟时候摘下来闷熟的,哪能和这种自然成熟的瓜比,而且很多果子都打了药催长的,口感上也比不过自然熟的”。

卢显城一边吃着瓜一边点头听着文教授解释。

一转头发现老杨头的瓜吃的很特别。

老杨头这边吃了一两口之后,把自己手上的瓜皮咬了下来,瓜肉也只吃了一浅浅的一层,至于里面的瓜瓤则是一点儿没动,直接捋到了手上,往着墙角边上这么一甩,很快院中的一群半大的鸡崽儿就赶了过去开始啄起了瓜肉。

人家边吃边带着喂鸡

“等会儿你们走的时候带上一些,今年瓜长结的太多了”老杨头轻飘飘的来了一句。

卢显城本来想说这么多的瓜为什么不拿到镇上去卖,不过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老卢想自己这么轻松想到的事情,这帮子人不会想不到吧,人家又不傻自己就别自找难看啦。

吃完了瓜,卢显城洗了洗手之后给大家每人散了一支烟,两老一少就这么坐在葡萄架子上吞云吐雾起来。

一支烟刚抽了一半,院门又一次被推开了。

“文先生”一位老年妇人胳膊上挎着一个篮子走进了院子。

卢显城作为本县人自然知道先生是乡下对于老师的称呼,并不是传统上大家以为男士都可以称为先生的,先生不光代表着老师还代表着文化人,在乡民们的心中有着相当高的地位。

等着走近了,卢显城才发现老妇人的篮子里装着两只半大的公鸡。除了两只小公鸡之外还有几个青椒,西红柿,外加一捆子用草茎扎起来的水汪汪的小青菜。

这边的老妇人到了三人的旁边篮子还没有放下呢,哪边门口又进来了一位。同样挎着篮子的这位篮子里仍然是一只鸡,外加十几个青皮的大鸭蛋,同样还有一些蔬菜摆在一起。

文教授一边和两个妇人打招呼,一边从口袋里掏钱。

卢显城望着文教授给的钱眼睛都看的直了,因为卢显城发现一只小公鸡才两三块钱,一只咸鸭蛋才约为两毛钱,至于什么青菜啊西红柿之类的根本就不算钱,都是人家免费送的添头。

付了账的文教授又给两位妇人每人两个罐头,两个妇人推辞了一会儿之后挎着篮子笑眯眯的出了院子。

这下子卢显城明白为什么文教授说的吃每天两顿肉了,老卢这边给的每人每天的伙食是按着石城的标准来的,拿到了这里别说是全用上了,就算是一用一半那也顿顿大鱼大肉了。知道是知道,但是老卢不准备把伙食压下去,因为没有必要纠结这个事情,一帮子人从石城跑来窝在这小山凹子里,这点儿小便宜还要让人沾的。

一看现在有鱼有鸡,卢显城就对着文教授说道:“咱们能回去了么”。

文教授又笑了笑,弹弹手上的烟灰:“再等等来一趟也不能就弄一顿啊少说也要攒够两三天的吃食”。

“文先生文先生”。

文教授的话还没有说完,门口又进来了一个中气十足的大嗓门儿,进来的是个老头儿脸上的皱纹很深,大约六十多的样子,不过身板而到是挺正,立的像个标枪似的,个头儿约一米七五左右,步子迈的是虎虎生风。

两只手上抱着一条大约有老卢胳膊这么长的大青鱼,光看青鱼身上的鱼鳞就差不多有卢显城的指甲盖这么大,整个鱼身泛着一层青黑色,只有肚皮最下面是白色,怕不是有小几十斤的样子。

“哟,申瘸子,你这条鱼不错啊”老杨头一看到了大青鱼,立刻从板凳上站了起来。

“西边的洼子里弄上来的,没有想到那里还有这么大的鱼”被称为申瘸子的老人一点儿也不介意,哈哈笑着说道:“本来还想送到文先生那边,谁知道正好一回来就听说文先生过来了”。

文教授这时左右看了看这大鱼连声说道:“好鱼”。

卢显城听着仨老头聊了一会儿鱼,扯了两三分钟之后这才听到文教授说了一句:“说吧想要个什么价”。

申瘸子这边先伸出了手指然后张开了一个巴掌。

“行”文教授一听立刻就从口袋里掏了钱递了过去。

一看文教授还给三个罐头,推脱不过,申瘸子立马就从口袋里把钱掏了出来还给文教授。

文教授自然是再三推脱:“这是给孩子吃的,跟你没什么关系”。

申瘸子哪里肯让:“孩子吃的是没错,那我这条鱼也是送给你的那帮子学生吃的啊,这钱我不能收,哪有这么样办事儿的”。

坐在板凳上的卢显城望着两人你来我往的推了约五六分钟这才算是结束,最后的结果是文教授收回了自己的十五元钱,又多给了申瘸子两盒罐头,这才算是把这事儿给了结了。

接下来卢显城就瞅着这样的事情一次次的重演,一共来了四五拨人,有的收了钱,有的没有收钱,反正老卢是第一次体会到了文教授这种特殊的买菜方式或者说是送菜上门。

第113章农家三

当整个小院里的菜成了一小堆的时候,文教授这才站了起来示意卢显城说道:“小卢,搭把手,把这些菜送到船上去”。

卢显城一听自然是站了起来,连着现在呆在院中的申瘸子还有老杨头,连带着最后来的两个大娘也跟着动起了手来。

人多力量大,很快的这些东西就从小院里搬到了船上。

卢显城小心的登上了船,刚才船头坐稳,就听到了岸上有人喊着:“等等”。

顺着声音卢显城看到了前面几个买菜的大娘,也就是拿了钱但是又收了罐头的那几位,现在这些人不是捧着就是抱着。

等着她们走进了,卢显城才发现这些人都带着篮子和布包儿。等着走近了一看拿的不是新鲜的玉米棒子就是一篮子当季的花生,要不就是毛豆什么的,反正每人都带了一点儿东西过来。

于是大家自然又是一翻客气。

卢显城明白这就是农家人的客套,不愿意白拿别人的东西。望着小船中间的舱口几乎就要被东西堆满了,卢显城感受到了这些穿着朴素的农家人,比城市里的人儿多的多的人情味儿。

文教授抬脚上了船,老头儿到了船上还时不时的向岸边的这些农家人拱手道谢,在一片客套声中小船离开了岸边向着牧场那一边驶了过去。

到了岸上自然又是一阵忙活,一帮研究生和吕耀一起把满舱的东西卸下来。

这里除了文教授和徐教授之外还有四个打下手的研究生,除此之外镇上的小实验室里还有三四个,当然这么长的路也不可能叫那几位过来吃饭。

在这里做饭就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了,而是大家一起动手,而且也没有小炒一说,八个人弄小炒大家又不是专业厨师,这么搞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