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随便找了一灵气充足的大山山首阳山,建一兜率宫,日日悟道,闲暇就开炉炼丹。通天去了东海外金鳌岛,日日召集弟子讲解鸿钧大道,再有来拜师的照样不拒绝,都收入门下,道有了几分万仙来朝的雏形。原始送走了两位师兄弟,随即大施手段,在那昆仑山顶建了玉虚宫,过的倒是比往昔自在了。
老子这日想到三清一体不在存在就暗自伤感,干好得到了女娲造出了新的一族的消息就来看看散散心了。老子一到人族就感觉到人族练习的那套拳法很有意思,和他的思想很接近,顿时对人族有了亲近之心,当他看到道玄所打的太极拳后却是忍不住叫了声好。
老子也不跟道玄多聊,直接就道:“这套拳是你创的吧,却是很好,此拳於动中求静,静中求动。讲究虚实变换,阴阳消长。却已经包含了阴阳至理了。”
道玄心中一动道:“师伯夸奖了,此拳弟子命名为太极拳,弟子除了创了此拳还创了一套太极剑,只是弟子资质愚钝此拳却还多有不足之处,师伯见识高深不凡指点弟子一二。”
太上老君道:“你将此拳和剑法说以我听。”
道玄连忙说了,太上老君听到后道:“哈,真是好拳法,吾之道法神通大成可期。”说完就详细指点道玄的不足,道玄听得却是连连点头,太上老君指点的太极拳和太极剑却是比张三丰还强不知道多少倍,道玄被太上老君这一指点却是可以用太极剑和修炼之人对敌了,毕竟此时的太极剑法却是一种神通了。道玄正愁当日那一剑用不出来,就算能用得出来也消耗太大而且以道玄此时的修为使用那一剑后副作用太大,没什么对敌神通,见过太上老君一番指点太极拳法和太极剑法,却是让道玄有了对敌的手段,只要以后不断参悟,太极剑法却是威力无穷也不见得在那模仿盘古开天的一剑之下。
洪荒卷 第二十章 众圣齐出
道玄领悟了太极剑,多了一项保命的本领心中欢喜,心中特别的感谢太上老君,心想怎么也要想方法报答太上老君一下,想了下心中一动就道:“感谢师伯的指点之恩,弟子无以为报,不过弟子无意中得到了一篇经文,弟子的太极拳和太极剑就是读此经文领悟的,弟子想此文或许会对师伯您有帮助,愿意送于师伯,师伯你如果能用就听听,如果师伯认为此经文无大用的话只管将去滤去就是。”
太上老君道:“什么经文你就说来听听吧”
道玄就道:“师伯请听,此文是这样的:道可道,非常道”却是将后世大名鼎鼎的传自太上老君的道德经给背了出来,要知道这道德经是太上老君成圣后才领悟的,此时的太上老君却还写不出这样的经文,但毕竟此经文是他后世写的,领悟起来不难。太上老君起初也没对这经文有多重视,他想他在紫霄宫听道多年,还有什么样的经文比得上鸿钧所传,应该对他没大用,可是当道玄念出来后,太上老君起初越听越激动,此经文却是道尽了他的道,但是他却无法如此清晰的将自己的道这样表述出来,而且许多不明白的地方听到此经文后顿时豁然开朗,之后却是越听越冷静,最后直接就是冷淡,却是他领悟了此经文中的意思,越来越接近那无为之道了。
待道玄念完后太上老君道:“此经文你哪里来的算了,你不必说了,我何必执着于出处。”说完后太上老君想了想道:“我当立大教以为成圣之机,我所立的教派当为人族之教,你为人族之祖,女娲为人族之母,我要以人族立教却是要你们二人同意,不过女娲既然将人族交给你,那么你就能决定人族的一切事物,问你就足矣,却不必在问女娲了。你就就说一下你对我要以人族立教之事有什么意见吧”
道玄心想:靠,老子够牛吧,可人家力个人教还不是要征求我的意见。我要不要答应他,是不是我不答应他他就立不了人教,成不了大道。可这对我没好处,还有就是我不同意他还可以找女娲,反正他都立得了教,我何必阻止他,平白得罪个圣人,再说人教出现对人族也是一件好事。于是道:“大师伯尽管立就是。”
接着只见太上老君凝声说道:“吾乃老子,是为鸿钧门下,盘古元神所化。此番立人教,尔等人族皆为我教导。”只见人族受太极图降下的气机牵引,齐齐拜倒,口呼大德。天外天一阵紊动,天道感应,盘古开天功德和那立教功德齐齐降下,被老子得了,立时成就圣人。老子身上一阵闪动后,一副更为玄奥的圣人之体出现了。以老子为中心,一阵涟漪传遍整个洪荒,灵气激烈地波动起来。周天星斗感应,却也似前番女娲成圣之时一般,大开方便之门,降下无边星光,庆贺一番。“人教,立”此声一出,洪荒皆闻,冥冥中,众生仿若知道圣人出了一般,齐齐跪倒,遥拜圣人。
要知道其余几位圣人以前一直认为成圣就要如女娲那样造出一族来,都往那个方向研究,研究错了方向所以一直不能成圣,如今老子成圣让这几人眼前一亮,几乎是同时的原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两人一立阐教,一立截教。两人虽同属三清,但所立大教却是大有差异,立教的道法根本也是大有不同。通天之道,主张有教无类,天道之下,众生无差。凡有心向道者,即是有缘。如若授以鸿钧大法,他日成就必定斐然。他的看法是成道关键在于是否有向道之心。
元始之道,主张资质出身,混沌开辟,各种生灵既有三六九等之分,非是天赋异禀或是灵根得道,天生地养,不得入元始门下。这里显然就不包括那些妖族之类,所谓妖族皆是毛羽鳞鬣,花木虫鱼,飞禽走兽之辈,怎能入得元始法眼。通天与元始之争也就始于此处了。两人同属三清,盘古元神所化,皆是好面皮,重道统之辈。更有争议的是,两人皆以为对方是错的,倒是埋下了若干祸根,日后道统之争,教义之争,圣人面皮之争,怎能避免。世间之事,越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越看重面皮与自己的主张。道玄来自后世,曾亲见两个到学校客座讲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