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这边歧视华人的现象还是有的。但唐海没什么感觉,因为没人会歧视有钱人
而中国人如果能在欧美世界混出头,譬如李小龙、成龙、明明,在日本同样会拥有大量的粉丝。
唐海感觉他们有些奇怪,吵起来的时候大骂你们这些中国人。等谁出风头了,又会改口这是我们亚洲人的骄傲
这司机最后没收车费,要了唐海的签名,最后欢欢喜喜的离开了。
唐海没想到自己还有把脸当卡刷的一天,在筑地市场门口看着车远去。
筑地市场不仅仅是东京最大的鲜鱼市场,甚至还是全日本,甚至全球,日销售额最大的只要是做生猛海鲜料理的,谈起海鲜圣地绝对是筑地市场
这不是什么经营手段能办到的,而是有历史原因。
现在的和氏料理其实也可以叫做江户料理。是江户时代就奠定的基础,主要讲究的是原汁原味的鲜味,稍稍火烤一下对这个派系来说就已经是大罪了,那种用黄油、柠檬汁来配合做料理的,估计要被整个派系老师傅骂。
而筑地市场就是在江户时代就统治了整个关东生鲜供应的大市场,只要江户派系还统治着和氏料理,筑地市场就能统治日本生鲜市场。
唐海以前就听说过筑地市场限制闲人入内,后来师父和他说过,筑地市场外人是可以进去的,不一定是供货商、中间商
但怎么进去看师父当时没说。
唐海原先还想直接带人进去。发现自己来得早,门口居然有参观导游稀稀拉拉大概三十多人已经等着要看了
唐海住在银座,走几步就打到车了,来这里只是起步价。也就是说现在就四点半不到
他是为了研究日本市场才来这么早,这些人居然是为了旅游真特奶奶的拼命
既然有向导,唐海也就不想自己能不能直接进去了。
五点钟才可以入场,一次是5名导游带120人,一天会这么带两拨人。
整个筑地市场分内外两部分,外边是面向普通游客和消费者的料理店。就是吃东西的地方,内部最核心处是供货商卖东西,中间商来买。
准备到5点了,一旁在反反复复的放着视频,主要是让游客不要乱跑扰乱秩序,拍照不许开闪光灯。
视频里的几个妹子还挺好看的,唐海就多看了几次
到最后给每人发了绿色的荧光背心,这会儿车辆往来进出,各种送货的车跑来跑去,没这背心太容易出事。
想想铁神那句你知道洛杉矶五点钟的天色是怎么样的吗,全球做鲜货生意的其实都知道。
这会儿大伙已经醒来,然而日本却还在沉睡。
尾巴个子太大,最后还是一只手穿一边,用绳子绑起来,一个人穿了两件荧光背心。
唐海看到几名女导游在对他拍照,还有问合影的
“筑地市场经营的不一定是日本本地出产的海鲜,因为我们喜欢吃海鲜,所以全世界的海鲜都卖到我们这里大家现在看到的蛤仔和文蛤,就是从中国、韩国、嘲鲜等地进口的每年大概要进口7万4千吨”导游说的是英语,然后又快速的用中文说了一遍。
“蛤蜊生意看来有得做。”唐海悄悄和珍妮弗说了一句。
“那些是雪蟹也就是松叶蟹我们自己也有,但我们也会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进口包括帝王蟹、毛蟹,也会从这三个地方进口”
“那些是柳叶鱼,挪威和爱尔兰的是世界最棒的”
“这些是鲭鱼,挪威、丹麦、荷兰、纽西兰是筑地市场最大的鲭鱼合作伙伴”
跟着导游往前走,唐海感觉日本人也太挑食了,不过这就代表着能赚啊
到后来走到了一个室内环境,和别处不同的是里边全是人,可以说是人满为患
唐海眼睛慢慢睁大
地上放着许许多多的席子,一排排的,上面是打着霜的大鱼,都是一米级以上
圆滚滚的,尾巴切在一边,每一尾鱼身上都写着数字编号
“这些是金枪鱼之王蓝鳍金枪鱼本地也有出产,但主要还是从克罗地亚、土耳其、西班牙、墨西哥,以及巴拿马等地进口每天清晨的金枪鱼晨拍,就决定了当日整个日本的金枪鱼价格”
唐海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鲔鱼
上百尾
盟主加5更,不过得分开慢慢来,俺一口气存不动,有稿子就容易犯懒求点月票,不要烂手里啦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七章 鲔鱼晨拍
因为出来得早,大伙赶上了第一波,搭上了5点起航的大江户线地铁,这才赶得及看鲔鱼的晨拍。
看看眼前的场景,唐海瞄了一下手表,他觉得今天官带的第二波是赶不上了。
一尾尾肥胖的金枪鱼身上全是霜花,切断了尾巴放地上。
金枪鱼中间商们基本都是穿着蓝色的工作服,在四下走动着。
鲔鱼不切开,如果是活鱼唐海还能分辨好坏,如果是死鱼,不切开看肉质他是判断不出好坏的。
第一看鱼形,破损者必定味道不美。
第二看脂含量,脂肪越厚味道越好,在百年前各地吃鲔鱼都是直接切开大腹就煮,肉质直接就是最好的,和别的鱼很不一样。
第三是看鱼香,怎么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挑选方式。
唐海就看到了一个梳着大背头中年男子正在快速的走动,除了以上三种方式之外,他好像还有别的挑选方式,手指在鱼尾肉山按按,或是用钩子一样的小工具,刮下一点鱼肉,用强光灯来看。大家都有类似的工具,但他的动作看起来很不一样。
只是几眼,唐海就判断出他一定是筑地市场鲔鱼中间商里的第一高手。
西雅图不搞这种鲔鱼拍卖,所以中间商拿货的流程应该与这边有点小差异,因为是做鱼肉生意的,所以唐海很轻易就看出了这边的活动规律。
首先必须尽早赶来,其余的那些非拍卖获取的鲔鱼,谁先到谁就能拿到最好的。
其次到拍卖这些,就需要考究眼力和财力了。
导游小姐在这里让大伙止步,就是为了看鲔鱼拍卖,大概有一百多伙人很快就转了一圈
中间商不是一个两个就能撑起门面的,一个大点的店面至少需要8到12人,一个店来收鱼的至少得有6人。
能力不分年龄,有的七老八十了,唐海看得出他们能力很弱。但他们可以通过别人的判断来看哪条鱼好
有一个女孩子大概只有十四五岁,因为是黄种人,看着比马莲娜发育要慢一点。这是个高手,看得很快。身后两个跟班要小跑才能跟上她。
这少女估计凌晨两三点就要来了,如果她还在读书,那去学校绝对就是买位置睡觉的,如果唐海没猜错,她应该是祖传的手艺。这一代她就是店铺继承人,不然不会这么拼。很多中间商店铺已经传承了有九代、十代了,他们多少都有一些独门绝技。
她应该就是这里除了那个大背头以外,能力最强的人了,但看她太年轻,那些老奸巨猾的并没有注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