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36(2 / 2)

大明亲王 宗辰 6533 字 2019-05-01

而此次上朝,是百官敲了登闻鼓的,所以和平日的规矩也是不一样的,根本不需要有太监手持金鞭宣告。

百官已经是跪在了金銮殿内,这也是和平日不一样的,平日里,是要皇帝进了大殿,开始迈步上放着龙椅的台阶的时候,百官才会开始跪拜的。

“蹬蹬蹬。”

正德的龙靴踩在大殿内的金砖上,一步步迈向龙椅,下面没有山呼万岁之声,今个这金銮殿内的气氛,格外的压抑。

“说吧,是朕的哪位好爱卿敲的登闻鼓,所为何事。”

正德坐在龙椅之上,其实,心里早就知道谁会敲响登闻鼓了,左个,曾毅临走的时候,就说过的,若是登闻鼓响,定然是刘健这个内阁首辅敲响的。

刘健身为内阁首辅,这种事情,自然是要首当其冲的,不可能退避,若不然,会失了威严的。

“是臣敲的登闻鼓,惊扰圣驾,还请陛下治罪。”

刘健从地上起身,站在了大殿中央,也就是文武官列的中央,然后重新跪倒在地。

“原来是元辅敲的登闻鼓。”

正德点了点头,一手虚伸了一下,道:“元辅平身,平日里元辅为了国家社稷,尽心竭力,今个敲这登闻鼓,想来也是有要紧之事,朕岂有怪罪之理”

正德这话,说的四平八稳,甚至,若是旁人听了,肯定以为今个这事好开交了。

可,在刘健及几个高官耳朵里,这事情,却是更糟糕了。

他们是了解当今圣上的,以当今圣上的才能和脾气,是绝对不会说出刚才那番话的,那番话,怕是有人提前特意嘱咐过当今圣上的。

能如此的,也只有如今还在宫外的曾毅了。

曾毅是若是连他们今个要敲登闻鼓都预料到了,那,今个这事,怕是他们敲了登闻鼓也是白敲。

这么想来,刘健的内心,却是忍不住凉飕飕的。

“谢陛下天恩。”

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刘健还是先谢恩,然后起身,至于其他的一些官员,没得到皇帝的允许,却是仍旧跪着的。

“几位大学士也都先平身吧。”

正德看向仍旧跪着的内阁其他几位大学士,这话,等于是给了内阁集体的面子,至于内阁大学士外的那些个官员,管你是一品还是二品,继续跪着吧。

不管怎么说,正德这面子给的,几位大学士还是谢恩,然后起身了。

“元辅召集百官,敲响登闻鼓,可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朕去做的吗”

正德说这话的时候,声音极为平静,可是,就这么一句听似普通的话,却吓得刘健这个内阁首辅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按理说,百官听到登闻鼓响,也都是要进宫的。

可是,这和刘健先召集百官进宫,然后在敲响登闻鼓是两码事,刘健是内阁首辅不假,权威极重,也是不假,可,有些事情,一旦拿到明面上说,可就不成了。

而且,这还是其次,最为主要的,是正德最后的那一句话,可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朕去做的吗

这算是什么从来都只有君主命令臣子,可,哪有臣子敢命令君主去做事情啊,若是这话传了出去,岂不是成了刘健这个内阁首辅,自认权重,目无君上,是那无君无臣的奸臣贼子了

这话,肯定也不是正德说的,也肯定是曾毅说的,一时间,刘健及殿中的一些个大臣全都是心中发凉。

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曾毅这神机妙算,今个,他们算是亲身领教了。

此时,刘健却是只能谢罪,而不能开口了,若不然,不管接下来刘健说什么话,怕是传了出去,都成了他在吩咐正德去做事情了。

见刘健这个内阁首辅伏地不起,正德却是没有穷追不舍,而是盯向了武官列队。

“五军都督府的几位都督,今个上朝,可是也有什么事情,要吩咐朕去做的么”

好么,正德这话一出口,五军都督府的那几位都督全都吓的脸色惨白,这句话下,连内阁首辅都毫无反击之力的,更何况他们几个都督了。

“臣不敢。”

几位都督跪倒在地。

正德却是不在吭声了,但也不让臣子们平身,如今,倒是只有内阁的几位阁老们站着,而首辅却也跪着。

正德是不吭声了,可,刘健这个首辅倒好说,他敲的登闻鼓,皇帝恼他,这也说的过去,可是,为何别的不提,单单去找几位都督的麻烦

若是今个这情形,曾毅昨晚已经料到,而且,交了正德这些话,那,今个他们上朝的原因,曾毅不可能不知道。

第五百八十七章早朝

有了刚才那一幕,余下的官员,哪个还敢开口

不过,虽然是跪着,可,大多数官员却猜测了起来,刘健这个内阁首辅,那是站出来说话了,自然是首当其冲,这不必提。

可是,五军都督府的几个都督,今个上朝来,可是一句话都没吭声的,却是被当今圣上主动找上的。

这,是不是意味着,屠庸的案子,和五军都督府有关系。

此时,有这个想法的,可不只是一个官员。

而五军都督府的那几位都督当中,也有人脸色惨白,被皇帝无缘无故迁怒,或许有几位都督不知情,但是,估摸着,也有那么几位,肯定是知道原因的。

知道原因的,自然不必提,就算是不知道原因的,这会,怕也明白了过来,各个都是心里大骂不已。

之前,他们五军都督府就和屠庸有过一些小动作的,只不过,后来被曾毅发现,然后停止了。

在之后,五军都督府的几位都督们的意见,也成了两个派系了,所以,有些事情,其中有些都督虽然不知道,但是,他们想的,却比朝廷的那些个大员们想的更多。

“大殿上一片寂静,没有哪个官员敢突兀的开口,若是之前,他们或许还愤慨不已,想要知道皇帝为何要毫无理由的处死屠庸这个锦衣卫的右监察官,朝廷的三品大员。

尤其是武官这一边,这等于是锦衣卫内文官体系的首官被砍头了,事关整个文官体系的面子。

可,到了这金殿之上,被正德来了这个下马威之后,没人敢开口了,尤其是这会稍微冷静下,在琢磨了一下正德无缘无故为何找五军都督府的麻烦,就更没人开口了,这事。怕是没他们想的那么简单。

过了大约有一刻钟,若非是地上冰凉,已经有官员怕是要发困了的时候,正德才在龙椅上挑了挑眉头,看着跪在大殿中央的内阁首辅刘健,打了个哈欠,略带些困意更带着一丝惊讶的道:“刘先生怎么还跪在那里快快平身。快快平身,是朕昨夜批阅奏章。有些乏困,却是苦了刘先生。”

正德这话,嘴里称呼着刘健为刘先生,这看似是没有元辅之类的好听,可,这年头,称呼先生,却是实打实的尊重,亲近。

可。这个称呼虽然是个亲近的称呼,但是,正德嘴里的话,可就没法让人觉得亲近了。

批阅奏折

这话骗鬼去吧,满朝文武大臣,只要不犯糊涂的,就没一个相信正德昨夜批阅奏章了。这位主,若是是玩乐了一夜,大臣是绝对相信,甚至,说他呆坐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