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索的语气很是凄然,哪怕是他是提刑按察使,见惯了命案惨案,可,这案子,太大了。
“本官为官这么多年,这惨案,虽见过,可,情况却不同,若是真论起来,这种案子,也算是第一次了。”
文固所说的案子,自然是沿海地带,倭寇登岸所造成的惨案。
可,那是局势混乱,而且,是外地所致。
如现如今这案子,嚣张纨绔所致,文固的确是第一次见。
“就是不知道曾大人想如何查,要查到什么地步。”
董索双眼眯着,看着文固,其实,这话,不过是他和文固之间在审案之前的一种试探,毕竟,两人要联合审问此案,自然要知道对方的态度了。
而文固自持身份,没有开口。
是以,董索就以下官的身份询问的方式,来试探文固的态度。
“曾大人可是杀伐果断之人。”
文固说这话,可并非是在夸赞曾毅,而是实事求是,当初,在南京的时候,南京兵部尚书,可不就是被曾毅给直接咔嚓砍头了吗
且,此案,曾毅既然不亲自审问,而是让他这个南京刑部尚书前来审问,同时,更是让陕西提刑按察使前来共同审案,这为的是什么
自然不是单一的砍头了,而是要真正的把这案子给查清问明了。
这可是比砍头更为严重的啊。
文固可不认为曾毅是善茬。
曾毅既然要查清问明此案,那,肯定不会是无的放矢。
怕是此案查清问明之时,就是公布天下之时,然后,才是对此案涉及官员的刑罚了。
文固当初也是京城的大员,头脑过人,不过是派系原因,才会被牺牲,到了南京刑部的。
是以,这些个分析,文固是非常擅长的。
“下官明白了。”
董索点头,他刚才问的是曾毅是什么态度,可其实,是在问文固的态度。
曾毅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从河南调兵、从陕西和南京调查案的官员,这意思,还不够明显吗
是要严查此案的。
是以,董索是借此来问文固的态度,而文固却也是以曾毅来表达他自己的态度。
严查此案,绝不留情。
这,就是文固和董索两人简短的几句话得来的共同态度了。
曾毅的钦差卫队了到了武昌府外。
自然是有官员迎接的,只不过,当看到三司首官全都跟在曾毅身后的时候,却是都松了口气。
若是三司首官真出事了的话,那,湖广的官场可是要有大地震的,这,事关不少官员的利益的。
只是,紧接着,发生的事情,却是让出城迎接的官员大惊失色的。
谁都没想到,钦差卫队的后面,竟然跟了一个卫的兵马。
只不过,这队兵马却是没有进城,而是去了武昌府附近的山坳当中。
曾毅对武昌府的这群官员倒是客气的很。
并没有阴沉着一张脸。
“怕是要出大乱子了。”
迎了曾毅入城以后,武昌府知府和几个官员聚在一起,却都是神色凝重。
原本,想着曾毅和三司首官都出现了,也就没什么事了,甚至,他们其中还有能打探下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可,结果,却是出人预料。
各地的都指挥使都在布政司所在的城内有衙门的,只不过,一般而言,他们都是住在城外的大营当中的。
可,今个,都指挥使苗卓却是回了府中,这,原本也可以理解,毕竟,钦差大人来了,要在钦差跟前露脸。
可,紧接着发生的事情,却是让人震惊的。
钦差卫队的人马,分出了几批来,却是在三司首官的府前进行了把守,前门后门,都有钦差卫队的侍卫把守,甚至,周围还有钦差卫队的侍卫巡逻。
所说没有任何消息传出,但是,所有人都看出来了,湖广三司首官,左右布政使、都指挥使、提刑按察使、四人竟然全都等同是被软禁了。
这消息何等的震惊,可偏偏,却没人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
“诸位大人放心,下官已经派衙役出城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应该会有端倪的。”
武昌府知府冲着旁边的几位官员拱手,他派出的衙役,自然是去打探那跟在曾毅钦差仪仗后面的一卫人马的去处。
相信,只要能知道那一卫人马的去处,就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了。
“你们凭什么抓我”
“凭什么”
左布政使衙门内,后衙私宅,左布政使李南的最小儿子李子墨怒吼不已,竟然敢有人闯入府中拿他,真是翻了天。
“是不是我爹出事了”
“你们快说啊。”
李子墨身为左布政使李南最小的儿子,虽说平日里纨绔,可,却也知道,他老爹已经十几天没露面了,指不定,是出事了。
“老爷,您不能不管啊,子墨虽然平日里喜欢胡闹,可断然不会做出如此事情啊。”
李南的书房当中,一个贵妇哭的泪流满脸,双目通红,这,自然就是李子墨的生母了。
“这孽障能有今日,还不是你宠的”
李南双目发红:“救如何救”
虽然发怒,可,李南的声音当中,却充满了颓废,甚至,嘶吼声都显得无力。
出了这档子事情,李南岂会不知道后果,一旦属实,别说李子墨性命不保,就是他这个湖广的左布政使,也是要丢官罢职的。
甚至,还要牵连全家的。
这种事情,没人敢替他说情的,哪怕是朝廷中的那些老大人,也是不敢明着帮他的。
这事情,一旦传出去,那是要遭万人唾弃的,要被千夫所指的,是要被整个士林口诛笔伐的。
李南浑身上下的力气,几乎都被抽空了,之前,在曾毅跟前,不过是强自撑着罢了。
“这事,换做旁的钦差前来,或许,为夫还能舍弃一些东西,付出大代价,让其隐瞒一番,然,这次来的可是曾毅。”
“且,告状之人就在曾毅手上,此案,只能希望那逆子并没有如此丧心病狂了。”
李南也是无奈,一百多条人命,是大事,可,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