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毅把西瓜一放,拿起桌子上的手帕,擦了擦嘴,嘿嘿笑着,道:“这风寒啊已经入骨了,从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
“那你这是。”
李东阳有些无奈,指着桌子上曾毅刚刚吃过的西瓜,和杨廷和一个想法,都想抽曾毅几巴掌,你哪怕稍微做做样子也行啊,用得着这样么
“两位大人可否听过一句话”
曾毅神神秘秘的看着李东阳和杨廷和两个老头,把头伸的老长,像是要说什么秘密事情一般。
“什么”
果然,李东阳和杨廷和也很想知道曾毅想说什么,亦或者,是这两个内阁的阁老,想知道曾毅到底准备用什么话来掩盖他这般找抽的行为。
“以毒攻毒”
曾毅嘿嘿笑着,说出的这话,却是让两位阁老想要吐血:“本官虽染了风寒,可却太过严重了,入了骨子,一般的药石无效,是以,就要用以毒攻毒的法子。”
李东阳和杨廷和两人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那丝哭笑不得,想要抽曾毅,可是,却又不能动手,这感觉,很不好
“那若是以此法,曾大人的身子,何时才能好啊”
李东阳笑眯眯的看着曾毅,这老家伙的心机,可是深的很。
“好倒是容易好,可就怕去了旧疾来了新病啊”
曾毅似笑非笑的看着李东阳,语气中带着一丝的沉痛:“我这身子骨啊,我自个知道,从小的毛病了,病了好,好了病,都快习惯了,若是要真的全好了,怕是不容易啊”
李东阳眉头微皱,似乎是在思考曾毅话里的意思。
“总要把旧疾先去了,再说别的啊”
杨廷和在一旁笑着,道:“旧疾去了,注意些,想来,新病,也是能防备的嘛”
“这到也是。”
曾毅笑了笑,不在吭声。
“可是昨夜受了凉”
李东阳关系的询问:“日后,可要注意些了。”
“我这风寒啊,来的奇怪。”
曾毅笑眯眯的看着李东阳,道:“我这风寒,之所以入骨了,那是因为,这是心病引发的。”
“哦”
两位阁老眼睛一亮,知道这是说到正事上了,全都紧紧的盯着曾毅。
“你瞧瞧本官这家里,除去管家护院丫鬟一些下人外,父母却是不在了。”
曾毅满脸的沉痛:“唯独一个未过门的妻子,到还算体贴。”
“下面的人啊,平日里,倒也算是尽心,也算忠心,可就是有一点,不贴心啊。”
曾毅叹了口气,满脸的惆怅:“他们以为什么事情,只要是为了本官好的,都会偷偷做了,却是不管本官的意思,不闻不问的,你说,这能不让本官心寒吗他们就算是为了本官好,可有些事情,就更改考虑下本官的感受吧”
指着院子里的一块空地,曾毅语气中含着悲愤:“瞧瞧,原本,那可是种着些竹子的,结果,下面的人说竹子种这不好,硬是给砍了,连根拔了,提前也不跟本官支吾一声,本官又念着多年的情分,不好处置他们,能不心寒能不得了这风寒入骨之症吗”
“若是他们提前告诉你了,怕是你不会同意的吧”
李东阳看着曾毅,谁都清楚在说什么,只不过,有些话,换了个方式,说出来罢了,为的,还是在照顾一些人的面子罢了。
“那可未必。”
曾毅摇了摇头:“若是他们能在竹子旁边种些旁的本官喜欢的花草,然后慢慢的,把竹子一颗颗的砍掉,时间长了,本官,或许还真就不伤心了,甚至,都忘记了这里曾经出现有过竹子,至多,偶尔想起罢了,也不会心寒了不是”
“既然已经砍了,那曾大人这病症还真准备吃西瓜,以毒攻毒了”
李东阳笑着,道:“这该要吃多少西瓜啊”
“没办法啊,这是心寒啊,本官现如今,只觉得周身冰天雪地,只能是吃西瓜咯”
曾毅摇头笑着,却是不在说别的了,仿佛,刚才说的,真是他的病症,可知情的,却是知道,曾毅这满口胡话,他这院子里,自买来,就从未见过一棵竹子。
“曾大人这病情,可不能一直拖着啊”
杨廷和在一旁帮腔:“曾大人年轻才俊,岂能这么一病不起这可是朝廷的损失啊。”
被杨廷和这么夸奖,虽然明知道都是假话,可是,曾毅还是十分开心的笑着,双眼明晃晃的的看着杨廷和:“本官可当不起年轻才俊。”
“当的起,曾大人为官以来所行之事,堪称百官表率啊”
李东阳说的话,估计连他自己都不信,曾毅办的事情,确实大,可是,却也闹腾的够厉害,哪个沉稳的官员,都不会这么做的。
“这么说本官还真是年轻才俊了百官表率了”
曾毅愣愣的看着李东阳,双眼发光。
“正是。”
李东阳点头,却是发现,曾毅仍旧看着他,不吭声。
“就没别的了”
“什么”
别说是李东阳了,就是杨廷和,也不知道曾毅突然问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
“别的啊”
曾毅嘿嘿笑着,满脸的不好意思:“刚才两位阁老不是说本官是青年才俊百官表率就没别的什么风流倜傥。”
几人哈哈大笑,谁都看的出来,曾毅是在开玩笑的,不过,这玩笑开的,确实,有些太过自恋了。“其实,要是那砍了主子的人来个本官认个错,道个欠,然后,在说些什么这里不能种竹子的确切的,让本官无可奈何,比如,以前的那些主子根茎都扔了,谁知道扔哪去了,还不如种些花草的好,弄些本官喜欢的花草,指不定啊,本官这心寒之症,就好了”曾毅嘿嘿笑着,却是站起了身子,旁边远处伺候的梁猛赶紧跑过来扶着。
第二百三十一章南直隶
李东阳和杨廷和两人,算是彻底明白曾毅的解决办法了。
曾毅的这个办法,的确可以,而且,也绝对会有成效的。
可是,内阁,这个方法,却不一定适合内阁,内阁之所以和皇帝发生争端,其实,看似是由一个青楼女子引起的。
可其实,本质上,却是皇帝的离经叛道,不尊祖制,这才是内阁和皇帝之间矛盾的最主要原因。
也正因为此,才会有了这次的冲突的。
若是内阁想要让皇帝消气,那,必定是等于要承认这次是他们错了。
如曾毅刚才所说,认错,这没什么,内阁的阁老们,都是老狐狸了,认个错,若是能让皇帝放下芥蒂,自然是值得的了。
也正如曾毅所说,认错之后,找个理由,说是不知道嫣然去哪里了,只是给了些银子,让其自己走了,这也都是可以的。
可是,一旦认错了,那,日后皇帝的行为,就没法管了,而且,只会让皇帝越发的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