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71(2 / 2)

超级警监 卓牧闲 6217 字 2019-04-29

护士长反应过来,扶着椅子笑道“行,就在国内生,在国内生我还能照应到是不是”

第一个问题成共识,第二个问题又来了。

瑶瑶眨了眨眼,诡秘地笑道“昵称,也就是中国的名我想到两个。如果是弟弟就叫土豆,如果妹妹就叫辣椒。比我更辣,酷不酷”

众人顿时哄笑起来,韩均更是极为夸张地惊叹道“哇哦,生姜、洋葱、土豆、辣椒,我们这个无国界大家庭是不是蔬菜总动员啊”

“可是可是我感觉很酷。”

张大夫哈哈大笑道“名取土点好养,土豆不错,辣椒也挺好。”

张琳眼泪都快笑出来了,上气不及下气地问“大名呢,大名叫什么”

“这个不急,有好几个月时间,可以慢慢研究。”

韩均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嘿嘿笑道“当务之急是去医院做检查,不过现在有点早,医院没正式上班,先吃饭,吃完饭休息一下就去。另外还要给律所打个电话,让他们有时间去趟计生部门,把那个允许生孩子的证先办了。”

“准生证。”

“对,就那个证。”

瑶瑶下意识抬起胳膊在胸前画了个十字,一脸惊恐地冒出句“我的上帝,那是全世界最黑暗、最恐怖、最残忍的政府部门。”

她很难理解计划生育,姜怡禁不住提醒道“洋葱,计生办没那么可怕。”

“一年不知道要谋杀多少生命,实在无法想象有什么会比这更可怕。如果摩根是中国人,如果爹哋和摩根当时在中国,我也会被他们杀掉的,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洋葱,不会有瑶瑶。”

对她而言堕胎就是谋杀,并且她是如假包换的计划外生育。

这个话题太沉重,跟她这样的美国孩子也无法解释,张琳急忙岔开话题,拉着姜怡胳膊笑道“生姜,徐教授早上给我们打电话,聊了聊他们学院正在发生的一件事,非常有意思。”

“什么事”

“其实是一个人,这个人姓常,叫家明,今年29岁,出生在西山省,父母以前是干部,后来下海经商,生意做得非常大。家明可以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学到初中就读于bj的私立学校。高中就读于英国的哈罗公学,大学在剑桥。并且一鼓作气拿到博士学位,又在德国的马普研究所做了两年博士后。在欧洲呆了十五年。”

姜怡猛然反应过来,撅着嘴嘀咕道“师娘,您是不是打算让我去相亲”

瑶瑶兴高采烈地笑道“博士耶,生姜姐姐,我感觉很不错。”

徐教授的电话,打消了给曹维清打电话的念头,韩均从手机里翻出一张照片,凑到她面前笑道“十五年的熏陶,把常博士造就成一个真正的学者。温文儒雅。从骨子里往外透着雅致与清纯,连我这个大男人都感觉他玉树临风。”

白白净净,国字脸,轮廓分明,看上去不仅温文儒雅,有几分学者风,而且很帅。姜怡偷看一眼,愁眉苦脸地“师傅,人家是博士。家里又有钱,我高攀不上。”

“听你师娘完,了解完这个人再下定论。”

“好吧。”

张琳笑了笑,如数家珍地“前几年。西山省整顿治理煤矿,家明的父母顾大局,金盆洗手。将自营煤矿卖给政府,又将到手的几亿现金置换成美国、欧洲、香港和加拿大的房产。在国外做起了寓公。年龄刚过50,就知天命。享受起人生。

他父母出了国,他却回来了。

本来已经拿到美国阿贡实验室的ffer,但有一天,无意上浏览站,被江大的人才招聘启事所感动,仔细一看,是物理学院江院长亲自发布的。他专业又是核物理,正好对口,想到父母的亿万资产全部来自中国,但对中国没一点贡献,他心一热,不顾父母反对,义无反顾地回到国内,成为江大物理学院中的一员青椒。”

姜怡自言自语地“挺有主见的,不像那些花天酒地的富二代。”

韩均给了她个白眼,没好气地“亏你还是警察,居然这么容易被媒体误导。在富二代这个群体里,真正坑爹的没几个。他们拥有那么高起点,接受过最好的教育,成才成器很正常,不成才不成器才不正常呢。”

“是啊,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家。”

张琳深吸了一口气,继续道“徐教授打听过,家明从懂事,没打过架,甚至连对象还没谈过,独立生活能力很强,没让父母操过心。想到他已经29岁,且一身正气,他父母也不好强行灌输他们在国内的成功经验,只好由着他性子来。反正家里有的是钱,也不怕他在国内碰壁,大不了再回到国外。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儿子回国不到三个月,就落到寄人篱下,管我们借房子住的地步。”

姜怡一脸惊诧地问“师娘,您是他打算住咱家”

“房间那么多,空着也是空着,能帮忙为什么不帮忙。”

“那他怎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

“这是有原因的。”

张琳喝了一口牛奶,强忍着笑解释道“宋院长见多识广、热情豪爽,家明又是他从国外挖回来的,对家明事事关心。回国时,亲自开车去机场接;回到国内的第一周,房子没安顿好,非要家明住在他家;在学校,领着家明四处拜会校长、副校长、处长和大牌教授

大到帮找家明对象,到帮家明要i,好得不能再好。家明在国外生活十几年,习惯了彼此间相交如水,没想到宋院长会如此热情。用徐教授的话,每每念及宋院长对他的关怀,家明常热泪盈眶,感觉宋江大概就是传中的雷锋。”

“领导器重,这是好事啊。”

“但宋院长的许多做法,也常常让家明哭笑不得。”

姜怡越听越好奇,不禁追问道“什么做法”

“比如,家明跟你师傅一样,从来不喝烈性酒,最多只是晚饭时自斟自饮喝一杯红酒。但宋院长却常常拉上家明去陪不同的人吃饭,是要帮家明建立人脉。饭桌上总是逼着家明不停地端着白酒同别人干杯,不光要他喝酒,还要他主动与别人攀谈、要学会没话找话,这就让有点内向的家明很郁闷。”

即将搬到家里的房客跟丈夫真有些像,张琳深情地看了一眼韩均。苦笑着“宋院长热情得有些过分,不管家明心里怎么想。用沟通能力是成功之母,胆量等于项目。酒量等于经费,人脉也是生产力等理论指导他、改造他。连家明经常背的双肩背包,也让宋院长很不满意,认为太学生气,缺少学者风范,镇不住别人。

再比如,家明很反感抽烟,在他看来抽烟就是害人不利己的另一层次的吸毒。但学院领导层烟瘾都很大,在学校会场上还能克制。在学院开会时就我的地盘我做主,总是搞的会议室烟雾缭绕。家明等年轻人却不能抗议,因为多数会议都在讨论如何包装他们的项目,如何让他们k掉其他学院的竞争者。”

韩均非常同情那个“水土不服”的海归,接口道“最让家明郁闷的是,他心爱的核物理专业,也被宋院长批的一钱不值,逼他改研究方向。认为现在石墨烯最火,研究石墨烯才可能拿到政府大钱。才是学院需要、江省需要、国家急需的。”

“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