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11(2 / 2)

正因为黄淮看到了朱高燧的居心,知道天子并非是急于削藩,只不过是一时下不来台,急需一把梯子罢了。黄淮很识趣的送了一把梯子上去,而朱高燧的脸色也缓和了不少。

朱高燧慢悠悠的颌首点头,道:“黄卿所言不错,郝家还是有功的。”

他沉吟片刻,继续道:“那就且再等等看,且看那郝家如何给朕一个交代。知会沐晟那里。让他务必严防死守,可也没必要滋生什么冲突。”

说到这里,朱高燧不由叹息一声,道:“若是父皇在此,又岂会发生这样的事怪只怪朕那皇兄急于求成,既做出这等大奸大恶之事,如今父皇驾崩,而朕以孱弱之躯克继大统,奸邪于朝内。虎狼环伺于庙堂之外,可谓步步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国家大事,若没有众卿家戮力维持,朕早已不知所以了”

说罢。一声长叹,情绪显出几分低落。

黄淮、胡俨忙道:“陛下节哀。”

朱高燧笑了笑。道:“朕自有分寸。”

他心里已有了计较,这两个人如今已算自己的心腹。许多大事都要托付于二人,既然如此,那么就不必在他们面前掩饰所谓的虎狼环伺于外,越是如此遮掩,反而显得自己不够坦诚。

至于桂林之事,也只好走一步看一步再说,终究只是个小小的桂林府,大明两京十三省,有州府数百,倒也不缺这么一个,眼下最紧要的还是做好自己的事,将这江山打造成一个铁桶,郝家就成了秋后的蚂蚱。

他正要再追思几句父皇,却见外头有个宦官在暖阁外头探头探脑。一般情况,自己在召问内阁学士,按理是无人敢来打扰的,现在有人犯了规矩,可能性只有一个,那便是必定有什么大事要禀告。

朱高燧本要支开黄淮人等,却发现黄淮安安稳稳的坐在锦墩上,眼眸子顺着朱高燧的目光一瞥,似乎也察觉到了外面的动静。

朱高燧心里明白,黄淮也察觉到了这个异样,若是这个时候将这几个肱股之臣支开,就不免显得有些小家子气,朱高燧乐于显现自己的大度,于是在这转瞬之间,他已有了定计,便故意沉眉道:“是何人在外张望,进来说话。”

那宦官吓得打了个激灵,小心翼翼的走进来,道:“陛下,通政司传来了一份奏书,乃是桂林府来的,是平南王郝风楼所奏,陛下此前有吩咐,但凡有桂林来的奏书,无论何时何地都应立即呈报御览,奴婢奴婢”

“拿来”朱高燧显得有些不耐烦。

奏书递上,朱高燧便打开看下去,这一看,脸色骤然铁青。

这个恬不知耻的家伙,占了便宜不说,居然还来请赏,说什么谅山军一到,反贼顷刻荡平,又是什么洪恩浩荡,又是什么三军用命,又是某某人指挥若定,摆明着衣服邀功请赏的样子,就仿佛是若不是他郝风楼还有谅山军,他朱高燧的江山就要一夜土崩瓦解一样。

姓郝的给了自己一个耳光倒也罢了,这个时候,居然还一副天真烂漫的姿态跑来说,若不是自己这个耳光,自己可能无可救药云云。

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朱高燧其实历来自诩聪明,他隐忍了这么多年,终于一朝得志,可是可是这个郝风楼

朱高燧气得脸色青白。

至于这后面,什么沐晟协助剿贼,亦是让他目中掠过了一丝杀机这个沐晟,莫非当真和郝风楼勾结了否则又怎会轻易让他入广西

不对,不对,郝风楼这个人素来诡计多端,说不准是离间计也是未必,可是

这里头出现了一个难题,问题最关键之处就在于,朱高燧虽然深信这是离间,可是心里深处又隐隐在害怕什么,姓沐的可是手掌数十万军马,假若当真不可靠,那么

他不敢往深里想,只是觉得这时候心乱如麻,事情比他想象中糟糕,他所受到的侮辱也比想象中要大得多,他最后终于忍不住冷哼一声,将这奏书丢在一边,他的双目已是赤红,最后冷笑连连,忍不住道:“无耻之尤,无耻之尤,朕朕从未见过这样厚颜无耻之人”

后头的话,他一时气急,竟是说不出来。

黄淮人等眼见朱高燧气的脸色青白,嘴唇哆嗦,便是手脚也是颤抖不已,他们不由大惊,联想到这是桂林府来的奏书,八成和郝风楼有关,那黄淮倒是老成,连忙捡起地上的奏书看了一遍,心里便了然了。

那郝风楼,未免欺人太甚,这是真正把朝廷当猴子来耍了。

也难怪陛下如此情绪激动,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一方是要顾全大局,另一方却是这般不把朝廷当一回事,换做是谁,怕也要暴怒。

“陛下,大喜,大喜啊微臣恭喜陛下”

黄淮此时,连忙行礼,朝朱高燧道贺。

朱高燧怒气冲冲,见黄淮如此,冷冷一笑:“大喜,何喜之有哪里来的大喜”

黄淮正色道:“广西桂林府暴民肆虐,若是尽力清剿,恐有尾大不掉之势,平南王郝风楼当机立断,奉旨讨贼,三五日而定,使西南相安无事,这难道不是大喜事么难道不值得恭贺么”

朱高燧愣了。

他突然明白了什么,黄淮这时候,倒是提醒了自己,此时若是震怒,真要传出去,天下人都知道自己被那郝风楼耍了,被他践踏在脚下,随意的侮辱。天子之尊,岂能受这样的委屈这郝风楼既是传来捷报,自己理应有所表示才是。

或许,那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