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后园。
镇元子对众弟子道:“如今洪荒将有大事发生。为师将往东一行,料想耗时颇久。不管发生何事,见到何景,尔等切记不可出万寿山玄松,你须代为师管理好山门”玄松并众弟子皆应,镇元子因出了万寿山,往东而来。
镇元子一路驾云向东,一直出了后土娘娘所管理的中西部洲,来到奢比尸的中东部洲中,便不再驾云,在洪荒大地上且行且走,顺便察看一番世情。
奢比尸管理部族,却远不如后土娘娘开明,反而非常狭隘。他以巫族为尊,一意偏袒,不管有理无理,生了争执,都向着巫族。至于其他各族,皆是视同蝼蚁,生死不论。因此在领地之内,只有巫族称颂。其他各族,对他都是视若仇雠,只是实力不济,无可奈何。
民心不稳,难免便有谣言传出,有说奢比尸是旱魃者,说他到了哪里,便要给哪里带来干旱和瘟疫。也有说他是恶兽之尸所化,吸食血肉,邪恶无比。其中,后一种说法,流传最广,听信者最多。因此,这位祖巫后世所传的奢比尸之名,大概也与此不无关系。
镇元子一路行来,见十室九空,只有巫族一枝独秀。其他各族,要不就是遁入深山避世,要不就是四散迁徙,争取进入其他部洲,越是宽阔宜居之地,反而越荒无行迹。
那时洪荒,何其广大每一部洲,都是庞大无比。洪荒的普通生灵,虽然比起后世要强悍很多,但要从一个部洲迁徙到另一个部洲,难度之大,不可想象。因此,饥寒交迫、倒毙于途者,也有不少。镇元子沿途看了,不由心生怜悯,能救助一些,便出手救助了一些。
不知行了多久,不知不觉,到了粟广之野。
此地虽然也是奢比尸管辖,只是乃是女娲娘娘的居所。女娲娘娘虽有妖族之主的名份,但是自从羲和浴日以后,她就再未上过太阳宫。因此妖巫虽然有隙,奢比尸对她倒并不敌视。更因为女娲娘娘是道祖之徒,三清师妹,因此粟广一地之事,多由女娲娘娘处理,奢比尸倒也很少干涉。
女娲娘娘慈悲为怀,对各族都并无偏见。如此一来,粟广一地,倒成了其他各族的避难之地,与奢比尸所管理的其他地方截然不同,却是非常繁荣。
镇元子还未深入粟广,才刚进地界不久,便看到苍茫原野之上,有一女仙,正在凝神远望。其时风吹衣袂,飘飘欲举,风姿不凡,只是娥眉攒紧,目光中似是忧思无尽,一幅闷闷不乐的神情,可不正是女娲娘娘
镇元子乃上前施礼道:“娘娘别来无恙乎”
娘娘见了镇元子,稍稍开颜,说道:“原来是镇元子道友。许久不见,道友倒是越发飘逸自然了,连来到我身周丈许之地,我也未曾发现。想必是道法修为,又更进了一层。”
镇元子道:“娘娘谬赞了却是娘娘心有所思,这才不识故友罢”
娘娘长叹了一口气,道:“道友虽然身在洪荒,然心却在天道,万寿山又是清净福地,真是好生逍遥,令人羡慕”
镇元子答道:“娘娘身在洪荒,心也在洪荒,贫道是敬佩的。只是娘娘说我心不在洪荒,未免有失公允。先前赤明大劫,我所作所为,莫非心不在洪荒如今虽无大事,娘娘又怎知我心不在洪荒乎”
娘娘闻言,也知道自己言语有误,连忙施礼道:“却是我失言了。恕罪恕罪”
镇元子呵呵一笑,道:“先前刚见娘娘之时,娘娘娥眉紧蹙,闷闷不乐。现在想必是心中郁结,有俗事烦心,方才失言。贫道自然不怪”
娘娘闻言,这才展颜一笑,道:“道友真是知我”
镇元子因道:“娘娘有何事郁结在心,不防明言,贫道也好帮娘娘出出主意。”
娘娘深深一叹,说道:“自从赤明量劫以来,洪荒生灵,死伤累累,有些地方,更是十不存一。这偌大的一片洪荒,倒是越来越荒凉寂寞,生灵都是越来越少了。”
顿了一顿,又说道:“量劫平定之后,妖巫分治,洪荒遂平静无大事。我原想这无穷岁月,也总能使得生灵恢复一些。谁知却是大谬不然。”
因用手指指四野,说:“道友请看,这四野之地,茫茫无边,何等广阔,却也鲜有生灵行走,又是何等荒凉。奢比尸掌管着这一大部洲,处事偏袒,只顾及他巫族之人,将其他各族生灵,都视为了草芥。如此下去,只怕千万年之后,生灵不仅不能恢复,反而会越来越少。到时这秀美山川,都要变成荒地了”
镇元子深深一揖,道:“娘娘心地仁慈,令贫道敬佩”
娘娘苦笑一声,道:“我若有大神通,能解决此事,道友再来敬佩,也不为迟。似如今这般,真是当之有愧”
镇元子道:“却是不然。须知大道之理,其知也难,其行也难。若不先知之,行之多半有谬。娘娘能有这份胸襟和想法,洪荒罕有,贫道敬佩,却是并无不当”
娘娘又是苦笑,并无言语。
镇元子说道:“娘娘既有此心,可还记得道祖之语乎”
娘娘皱眉道:“老师大道三千,说过不少言语,不知道友所指,却是哪句”
镇元子道:“非是大道真言,乃是道祖收娘娘为徒时,曾说过一句言语,不知娘娘可还记得”
正是:
先忧二愿天机显,
慈悲一心造化成。
震源欲了旧因果,
还需混沌葫芦藤。
第七三章 镇元送精血 女娲造人族
娘娘思索一番,想起道祖之言,乃道:“老师收我为徒之时,说我有一番大功德。不知道友所言,可是此语”
镇元子回道:“正是”
娘娘天资聪颖,略一思索,眼睛大亮,说道:“莫非道友之意,我这番大功德,便应在此事之上”
镇元子笑道:“依贫道之见,虽不中,亦不远矣”
娘娘听了镇元子之言,心中大喜,顿时一改愁闷颜色,朝镇元子施礼道:“还望道友有以教我,感激不尽”
镇元子因肃容言道:“娘娘欲使洪荒大地重现生机,生灵鼎盛,却是不能墨守成规。须知洪荒生灵,虽然多为盘古所化,天赋异禀,只是生育缓慢,难以短时间成其气候。若是再遇有什么灾劫,一番死难之后,恢复更是艰难。似此,即使再是精心培育,却不能增强他们的生存本领,终究是缘木求鱼,实不可取”
娘娘细思镇元子之语,乃道:“莫非道友之意,是使我在现有生灵之外求之”
镇元子笑道:“娘娘真是一点就透。先前赤明量劫,将洪荒生灵,十成毁了五成。只是少了五成生灵之后,却也空出了许多地界。破而后立,正是此理”
镇元子虽然对娘娘造人,早就心中有数,只是却仅能提示,由娘娘领悟,不能直接说出。若是直言相告,说不定天道运转,事情又会有什么新的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