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2 / 2)

地仙演义 春衫薄 5492 字 2019-04-24

要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他此番收徒,看似随意,其实筹谋已久,对其中有根底的,早开始刻意培育。在道祖讲道之前,这六位弟子,加上玄龙印中的玄敖,其实都已经生了灵识。因此道祖讲道,这些灵识在镇元子随身携带的法宝之中,也能听到。只是当时他们灵识初生,修为有限,还懵懵懂懂,不一定能收获太多。

镇元子之所以不让他们提前化形,也是有所考虑。赤明大劫,众生都在劫中,难以逃避。他们若是在此前化生,也要经历杀劫,自己却还没有把握护得他们周全。若结下因果,有了闪失,却是不美。何如在法宝地书之中,安然度过此劫,便可得享千万年清净的修炼时光。

此时大劫已近尾声,虽然还有争端,还有大战,自己的万寿山却是可保清净无虞了。因此也到了他们出世之时。

除玄玉与玄云外,其他四位弟子,都是灵根生成。镇元子却只取他们的灵识,并不动他们的灵根。如此一来,却也与自己的人参果树一样,灵根还是灵根,还保留有灵根的妙用。灵识却能另外化形,与原来灵根之间,虽然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玄之又玄的关系,却并不是一体了。

这样虽有好处,可是那毕竟是他们的本体,既能生得灵识,自有玄妙之处。他们与灵根脱离开来,就好似生生脱了本体,却是没有灵根真身的神妙了。

不过镇元子造化鼎神奇,材料又是甚多,并不怕炼不出更好的先天道体,所以断然将他们的灵识从本体中摄出。

他到了观中,吩咐清风明月看护山门,自己便入了丹室之中,将房门紧闭。

他将造化鼎置于丹室中央,坐于鼎前,首先将化形之法,传授于众弟子。万事俱备,又将五个人参果投入鼎中,喝道:“除玄玉之外,每人一个,借以化形”又投入一些稀有材料,遂口中念诀,开始以真元驱动造化鼎,助他们炼化先天道体。

这五个人参果,也是人参果树首次所结,内含一丝大道,保留至今。

他此时的化形之法,却远比当初完善许多,虽然还是灵识籍合人参果化形,但是所炼出的先天道体,不仅修行无碍,而且神妙更胜当初,恢复能力极强,防御也高了许多。

这一炼,连续便是十日。十日之后,从造化鼎中,一齐化出六人,四男二女,皆是卓然不群,神仙姿态。其中,玄松和玄玉化作两个中年男子,玄穹和玄云化作两个青年男子,玄素和玄竹化作两个女子。玄松浓眉凤目,颌下微须,鼻梁挺直,极有威严;玄玉却是一脸古板之相,无有太多表情;玄穹剑眉虎眼,猿背蜂腰,非常潇洒;玄云却是一改红云轻浮性格,虽是青年面貌,还颇有些老成模样。玄素化作一个中年女子,举止有度,气质端庄,非常沉稳;玄竹却是一青年美女,低眉巧笑,讨人喜欢。

众弟子出了造化鼎,依位次排好,乃是玄松、玄穹、玄素、玄竹、玄玉、玄云,先拜见师尊,又师兄弟间互相见礼,顿时纷纷扰扰,热热闹闹,为五庄观添了许多生气。镇元子见了,也自欣慰。

互相见礼已毕,镇元子说道:“尔等为我弟子,当勤奋修行,早日证得大道。我门中也无太多规矩,只有两条,尔等切记:一不可同室操戈,师兄弟反目;二不可背叛师门,违背师命。若违此二条,为师定当严惩不贷”说到后来,语气森然,露出肃杀之气。众弟子不敢轻忽,凛然称是。

镇元子复道:“至于为非作歹,罔顾天意,不体天道,残害生灵,也无须为师多管,自有天道如刀。尔等此后随我学道,自然会明白这些道理。”众弟子闻言却反而更是凛然

从此,镇元子便在万寿山中,安心教导众弟子基本的修炼之法。众弟子得了名师指点,修为一日千里,暂且不提。

正是:

一炉化出六弟子,

二气催生两仙人。

非是朝夕可造就,

鸿蒙之中已运功。

第五二章 东皇谋紫府 帝俊论洪荒

且说众族大战之后,太阳星一片狼藉,无数龙族、凤凰族、妖族、巫族的尸体,被太阳真火炙烤,渐渐化为灰烬,腥臭之气扑鼻,令人不忍卒闻。太阳宫又是处处断壁残垣,昔日华美的宫室被大战毁得一塌糊涂,不堪入目。帝俊、羲和等人重回故地,见了此景,也不由百感交集,颇有些心酸。

大战虽然结束,战场上犹自有许多生灵魂魄飘荡,无有归处。

陡然,洪荒之上,西北血海之中,传来一声尖啸。这啸声却是非常特别,阴惨惨、悲戚戚,满含诡异,普通生灵听了,皆是后背发凉,六神失主。那战场之上的无数冤魂厉魄听了,却如同找到了归处一般,顿时纷纷向啸声传来的方向飘去。

东皇太一冷笑道:“冥河老祖这次与我妖族为敌,我们还没有找他算账,他却是还敢挑事。若不回敬,岂不显得我妖族懦弱无能”说罢,一摇东皇钟,只听“当当”数声,响彻天地,却是宏大正派,立刻将那尖啸之声掩盖。那些魂魄方才行到半路,闻得钟声响起,也陡然回复了正常,复四散游离而去。

那尖啸之人却不罢休,仍然啸声不绝,帝俊也自恼怒,道:“我来助你一臂之力”说罢,将河图洛书祭起,首尾相衔,在东皇钟钟口疾转。东皇钟适时“当”的一声大响,此响通过河图洛书,却与原来不同,更加宏大数倍,声浪有如实质,着实惊人。那东皇钟的钟口正好对着血海,顿时一道猛烈的声浪带着混沌罡气向血海传去。

血海本来粘稠无比,被这道声浪透过,表面虽然只泛出一片涟漪,内里却不知多少生灵遭了噩运,莫名其妙死于非命。冥河老祖吃了亏,这才闭口。

若是将太阳星上的冤魂厉魄都引到血海之中,不知道又要多化生多少猛恶生灵若是过上许久时间,这些魂魄虽然多半还归血海,只是那时候却少了凶厉之气,化出的生灵却没有那般生猛了。因此,冥河老祖才宁愿惹怒帝俊,也要发啸声聚魂。

太阳宫上,羲和也怒道:“冥河目中无人,狂妄至此,不如我等即刻发兵,将他血海夷平,也好消心中怨气”

帝俊终究还没被胜利冲昏头脑,连忙阻止道:“不可。血海乃天地至阴秽气所聚,众生不灭,血海亦不灭。冥河乃血海生成,只要血海不灭,冥河却也不死。如今我妖族还有强敌在侧,不可多生枝节,先且忍他一忍。”

东皇太一说道:“若要追究此事根源,还在东王公与西王母身上。彼等视我妖族为眼中钉、肉中刺,时时只想要消弱我妖族实力。但有他二人在,我妖族却是需要时时提防,这才是心腹之患。”

帝俊点头道:“此言甚是。我妖族不尊紫府洲号令,与东王公终究难以共存,迟早必有大战。”

羲和道:“既是如此,我等何不趁此得胜之时,士气大胜,军心可用,前去讨伐紫府洲,如此当可收奇效。若是能一鼓作气将紫府洲夷平,从此永除后患,岂不美哉”

帝俊道:“你却是想得过于简单了。东王公与西王母受了鸿钧道祖符命,名正言顺,掌理群仙。此番算计我妖族,又是施展暗手,没有留下把柄。如果冒然与其开战,我妖族师出无名,却是处于不利之地。若是道祖怪罪,终究担当不起况且我等之敌,也非仅紫府洲一处,因此不可莽撞行事。”

常曦问道:“我等如今大败龙族,重回太阳宫,气势正盛,无人敢缨其锋,除东王公与西王母外,却还有什么其他敌手”

帝俊道:“除了紫府洲之外,巫族实力之强,不在我妖族之下。他们也是盘古所化,在洪荒上威名素著,偏又自以为是,我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