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 / 2)

地仙演义 春衫薄 5432 字 2019-04-24

陈震源不由得好奇心动,找了一个没有其他人在的空当,便小心翼翼地向条小道爬去。

一边是深渊,一边是峭壁,陈震源象蜘蛛一样四肢并用,小心地在踩在每一个凹坑上。就这样渐行渐远,慢慢地绕过了朝阳洞,来到了峭壁的另一面。

在峭壁上行走,步步艰难,而且根本没有转身或者后退的空间。饶是陈震源这样喜欢冒险独行的驴友,也不由得捏了把冷汗,心里有些后悔了。好在行不多久,便见山间有一石台,石台之上郁郁葱葱,似乎有些草木。陈震源心里松了口气,探险猎奇的念头更不可遏止地从心里涌现出来。

石台之上,空无一物,唯有一棵小树。只见青枝馥郁,绿叶阴森,树形圆融,亭亭如盖。那树干之上,每一分叉,都是极有规律,不多不少,两两相对。其叶宽大修长,似芭蕉模样。

陈震源看见这棵树,不由得心头狂喜。他虽然是工科的博士,可是跟大部分驴友一样,在生物学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这分明是他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一个树种

此时,不知道是不是幻觉,陈震源觉得这棵树在他面前熠熠生辉,似乎又隐隐跟他有一些很微妙的联系。他不由紧走几步,来到树前。

就在他手刚摸到树干的时候,突然从旁边的石缝中窜出一条黑色大蛇,飞快地在他的手上咬了一口。

陈震源还来不及对自己进行急救,就觉得一股凉气从伤口飞速向身体袭来。他陡然觉得头脑一阵恍惚,眼前的小树在他眼中无限放大。他知道,自己完了。

“再没机会去她家了,不知道她会有多伤心”在失去意识前,陈震源心里涌起对女友的浓浓愧疚。

终究已经是人鬼殊途了,不管如何后悔,也是没有用了。陈震源不由长长地叹了口气,心中感到从没有过的伤心和失落。

不过,他毕竟是一个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的人,伤心良久,也就抛下了心事,开始打量起四周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自己漂了多远,周围的环境却放佛丝毫未变。刚从沉痛中有点回复的陈震源不由得有点害怕起来。这里没有阳光,没有色彩,没有声音,没有任何交流,整个世界仿佛就自己一个人。这种比死更恐怖的寂寞恐怕能把任何人逼疯。植物人的日子,恐怕也比这好过吧。要是这样,死后灵魂消散,反而是天大的幸事。

“天无绝人之路,总会有解决办法的。”陈震源从逆境磨砺出来的心境产生了作用,先宽慰一下自己,尽量稳定自己的情绪,不要一味往坏处想。同时苦苦思索解决的办法。

自己死后既然还有灵识,那就是说古代的神话传说、仙侠修真,也有大部分是真的了。如果那些是真的,自己死后,灵魂应该去地府啊,应该走黄泉路,上奈何桥,过忘川河,到望乡台,然后喝孟婆汤,忘记前生的一切。可是,如今这里却什么也没有,前生的记忆也没有消除。

不对,这里肯定不是地府,地府不可能这么空空荡荡。陈震源马上否定了这个猜测。

可是,灵识的存在却是实实在在的。自己虽然没有身体,可是却有记忆,能够思考,而且能感应到一定的范围,虽然这个范围很小。

如果有什么修炼的方法,能让自己的感应范围大起来,能让自己的灵识强大起来,该多好啊陈震源忍不住这么想。可是,自己前生只是一个普通人,在现代社会长大,相信的是科学技术,连宗教信仰都没有,更别提什么修炼方法了。

许久之后实在想不出办法,陈震源索性停了下来,让自己休息一下。想起先前吸收身边气流的舒服感觉,有意无意地再次体验起来。

陈震源毕竟是聪慧之人,体验了几次,发现自己对周围的感应都清晰起来,终于福至心灵,猛然醒悟到:这身边灰蒙蒙的云雾气流竟有如此灵效,吸收这些气流,可不正是修炼之法吗

正是:

遭了死生异变,

了了前世因缘。

欲知祸福如何,

还看下回分解。

第二章 修灵识甫觉真如 遇宝树方明本性

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陈震源原本在无意间,也能吸收不少灵气,可是如今认真做起来,却是毫无效果。所吸收的灵气仍然一分未增,一分未减,还是老样子,令他气闷不已。

本来按照陈震源的想法,是想试试看能不能多吸收点灵气,先淬炼灵识,壮大元神,再想办法慢慢摸索功法,成就人形之体。他倒也不求有神话中移山覆海、追风逐月的神通,只要有手有脚、能走能跳、能看能听能说就满足了。谁知道所作所为,根本毫无作用。就现在这样被动吸收的速度,还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才能有所成就呢更重要的是,这种对局势的完全失控,让他有一种深深沮丧感和无力感,不管是前生还是现在,他都非常讨厌这种感觉。

但是不管怎么说,陈震源在这浑浑沌沌什么也没有的地方,终于找到一件可供消遣和打发时间的事情做了。虽然还是浑浑噩噩,不过因为有事可做,也就终于平静了下来。

在现代,陈震源虽然通过网络、电视、小说等等,对神怪志异多有了解,对封神榜、西游记等经典小说更是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不过,他却绝对是一个无神论者,不懂任何功法秘诀,修仙成道之学更是扯谈。在他短暂的近三十年中,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真钻研理论技术才是他生活的主旋律。也正是凭着踏踏实实的学习态度、兢兢业业的生活工作作风,他才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小孩,读到了著名大学的工学博士。

也不知过了多久,身边的环境看上去毫无改变。不过,陈震源在仔细体悟的过程中,还真有所收获。他发现在吸收灵气的过程中,自己吸收得越多,自己的灵识能感应到的范围越宽,吸收的能力也就越强。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得灵识的壮大也越来越迅速。

陈震源是有大毅力之人,发现了这点之后,心中欢喜,更是细细体悟起吸收灵气的种种神妙和灵气本身所含的规律。这一体悟,于若有若无、若可若不可之间,竟然进入有我无我的微妙境界,自己与周围环境仿佛存在,又仿佛不存在;仿佛截然不同,又仿佛水融,无分你我。这种感觉非常神奇,让他心驰物外,茫然若失,恍恍惚惚,无物无象。熏熏然,陶陶然,许久之后,才猛然醒来,却发现自己的灵识之中,似乎多了点什么东西,说不清,道不明。而且吸收灵气的速度,也是猛增不少。

既然这样做对自己有效,陈震源索性放开怀抱,专心修炼起来。至于到底是什么道理,他也不做理会。这样的心态,却是暗合道法自然的至理。

不过,命运似乎专门和他作对,偏偏不让他安心修炼。就在陈震源第二次入定后不久,突然发现环境有变,猛然醒来。

陈震源原本如同风中的尘埃一般,随着混沌气流飘飘荡荡。一直以来,周围都是差不多的样子,一样的单调,一样的古朴,也不分上下南北,不论左右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