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89(2 / 2)

辛亥大英雄 河马散人 6142 字 2019-04-24

马利诺夫斯基并不知道,就在他让参谋发出调动电报后不久,中亚战区司令部就成功破译电文,然后交给了心急如焚的刘明诏。接到电报,刘明诏先让李玉国全线出击,摆出一副要和基尔波诺斯基决战的架势,掩护孙立人等,为他们打开通道,然后让空军开始“遮蔽”行动。

半夜零点整,巨大的阿尔卡雷克野战机场内,空军夜猫子大队的16架黑色涂装的电战5型电子干扰机缓缓滑向跑道,跟在保护它们的24架夜战型歼六双头蛟战斗机后面,一起窜入夜空。随后不久,一架四发远程运九运输机改装的空中指挥机和12架歼八天权战斗机也快速脱离了引力束缚。

夜猫子大队,是空军新组建的一支专门进行电子战的航空大队,主要装备就是用轰5机体改装的电战5型电子干扰机。其实电子干扰已经不是秘密,英美德等国早已经进入实战,美国还在半年前,研制出最新的at2型强电波干扰器,英国也开始在轰炸机上安装类似产品,并在轰炸德国时,用于干扰德军通讯和雷达。杨秋当然不会让中国在电子技术上落后,所以国内很早就开始研究电磁干扰,但早期困难在于干扰时间短,容易误伤自己,直到南京大学发明了专用的电子吊舱,利用吊舱头部的涡轮发电机,解决长时间压制和电磁波放大等难题后,才真正进入实用。空军试验后非常满意,还特意用轰5等大型飞机进行改装,并组建专门的夜猫子大队。

根据实战检测,一架电战5携带两个寂静全波段电磁噪音干扰吊舱时,干扰面积可达1200平方公里,效能是美国at2型强电波干扰器的两倍,如果采用双机叠加的办法,可确保压制地面的无电线通讯。除此之外,电战5还可以携带反雷达箔条和反雷达干扰吊舱,对敌军雷达实施干扰压制。还在研制中四发大型电战6型电子干扰机,更是能在干扰目标的同时,搜索并定位电磁波源头,然后指挥轰炸机去摧毁目标。

“报告,夜猫子出巢了,半小时后遮蔽行动开始。”

夜猫子大队升空后,萨雷科帕战区东面的集结地也沸腾起来。上千台引擎,发出嘈杂的嘶鸣,一辆辆刚经过战前保养的战车,在夜幕掩护下纷纷驶出隐蔽的阵地。“出发”抢到尖刀任务的孙立人看看表,一甩黑色皮风衣,钻进最新的39型牦牛全履带指挥车,带领第2装甲师率先向炮火密集处冲去。

然后是第8装甲师、第39装甲师、第29机步师。

萨雷科帕湖东北25公里处,乌拉尔第二方面军,苏联第45坦克旅的61辆t3476、12辆kv100坦克,静悄悄地躲在茂密的树冠后面。这里是森林区,前面是一条小河,后面就是车辆通行困难的图尔盖高原。由于缺乏道路,没什么重要价值,又地处战区边缘,所以23天来,这里基本没有大的交火。不过稳重的基尔波诺斯基还是在这里部署了一个坦克旅和一个步兵旅。

第45坦克旅,是一支久经战火的部队,从去年春夏大战起,就一直在中亚战区。虽然对手的坦克更好,但旅长波诺夫上校相信,只要多利用地形和战术配合,就可以弥补装备上的差距。就像眼前这片茂密的树冠、小河,还有身后的高原,就是最佳伏击地。只可惜,这里不是主战区,而且基尔波诺斯基将军用兵保守,所以他还没机会检验自己的想法。

“旅长同志,你快来看看这个我们的无线电出问题了。”波诺夫上校正要去巡视各车,旁边的坦克里,通讯班长尤利金钻了出来,神色焦急的向他招手。“怎么了”通讯是苏军一个较大的弱点,由于自身无线电电台产量严重不足,加上各国现在都把无线电电台当成战略物资,走私困难,所以他一个坦克旅也只有五台电台。

在北面的科克舍套等城市发达地区,电台少问题也不大,可以通过电话线联络。但这里不行,因为战前的萨雷科帕就是一片荒地,没有一条电话线通过这里。战时电话满足几十公里还行,但要铺数百公里的野战电话线,就很不值了,所以这里的部队全要靠电台联络。“你听听,噪音,全都是噪音。”尤利金是旅里资格最老,技术最好的通讯班长,连他都一副慌乱的神色,足见问题很严重。波诺夫上校连忙将耳朵贴在耳机上,才发现里面全是沙沙的噪音。

“是不是坏了”

“不知道,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我已经检查过了,你看,全部零件都是好的。我刚才还用另一台进行发送实验,结果收到的也都是这种声音。”

“另一台你是说,我们坏了两台”波诺夫上校惊讶地叫声中,尤利金却竖起五根手指,用力摆了摆。“不,是五台,全部全都是这种怪声音。收不到任何信号,发出去也都变成这种该死的噪音。”如果在西欧,尤利金肯定会得到电子干扰特征的警告。但德苏没有结盟,所以没有义务互相通报战场上的新情况,加之苏联的电子干扰技术研究落后,还因为战争已经彻底停顿,所以他根本无从判断。

波诺夫也是莫名其妙,想不通为何五台电台会突然一起坏掉。正在想办法时,一阵轻微的马达声搅乱了思绪。“旅长同志,树林外面好像有东西。”马达声惊动了士兵,大家纷纷钻入坦克。

“想办法修好它修好后,立刻告诉我。”波诺夫上校拍拍尤利金,钻进自己的kv100坦克,下令做好战斗准备。树林开始喧嚣,b2发动机的噪音,遮蔽了刚才听到的马达声。“好像在左边。”一名耳尖的坦克兵钻出舱盖,试图从噪音中分辨差异。更多的车长和步兵军官探出身体,用望远镜四处搜索。但天太黑了,又深处树林里,所以能见度最大也只有150米左右。

“托里斯带你的班,去侦查一下。”波诺夫向一名坦克班班长挥挥手,让他钻出树林去看看。三辆t3476喷出黑烟,缓缓地向树林外驶去。但就在它们的身影消失在树冠间的刹那,三团火球陡然从他们离开的方向炸开。

“轰轰轰。”三辆t34几乎被同时命中爆炸的画面,惊呆了苏军,还没等波诺夫上校明白怎么回事,旁边的步兵连长就惊恐地尖叫起来。

“满洲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