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盖特上校,我们需要先搞清楚敌人的动向。而且现在我的兵力不足,后勤也不足,如果主动进攻,无法确保能挡住另一面的夹击。”李宗仁看看这位据说和劳伦斯有亲戚关系的军官,解释停在这里的原因。他不是刘明诏和卓凡那种进攻型天才,稳扎稳打是他的作风。现在第16旅才到一半,166师人到齐了,但重装备都在后面,不适合立刻进攻。
温盖特耸耸肩膀,对李宗仁的解释不以为然,心底甚至还认为中队在中亚的战绩充满吹嘘,不然怎么不敢投入兵力呢所以言语生硬的说道:“李将军,我在这里和日本人作战半年,很清楚他们的防御能力。您现在已经有两个师一个旅,还有两个师在路上。日本人在孟加拉只有两个师,已经有绝对优势的兵力,所以我认为应该先进攻日本,然后再对付拉纳迪维的叛军。”
“好的,我会考虑的,谢谢您的建议。”李宗仁点点头,把他打发走后,费文华才凑上前问道:“司令,您真要先拿饭田祥二郎开刀他的实力可不弱。”
李宗仁先一愣,旋即呵呵笑道:“这个英国佬,满脑子都想让我先碰日本,肯定奥林莱克怕我们介入印度太深。”听到他这么说,费文华总算放下心,也笑了:“英国人就是这样,以自我为中心,好像全世界都欠他们的。”
“别去管他们,我拿的是独立指挥权。”李宗仁才不屑和一名英国上校争论,问道:“倒是你,在印度快一年了吧照你看,应该先打谁”
印度三方这次拿出的是十个师,零零碎碎超过十五万人马。李宗仁纸面上是九师一旅,可实际上钱德拉的三个师能守住就不错了。109师和183师又要去孟买支援英军,这边只有三师一旅加几个独立营,而且一半人马还在路上,重装备也没到,所以先打谁格外重要。印共的苏军战斗力最强,又等于在本土作战,后勤压力小。日军战斗力不错,但后勤差了些。而且无论先打谁,另一方肯定会扑上来夹击。
费文华想想,还是觉得应该先打印共:“亚贝舍夫是印共总司令,他与我们从阿富汗就一直打到现在,互相之间很熟悉。苏联老兵的战斗力也有保障,欠缺的是火力,没法发挥出苏军体制下的全部战斗力。而且尼赫鲁和日本都非常忌惮印共,先打他们,尼赫鲁和饭田祥二郎肯定会想办法拖延支援速度。”
李宗仁赞许的点点头:“说的不错,那你觉得该怎么打呢”
“我的想法是,五师防御锡尔杰尔,守住达卡至阿萨姆的铁路线。让166师派两个团防守朗布尔,第16旅和166师主力进攻英吉利巴扎尔。这里是恰尔肯德邦和西孟加拉邦的东北门户,拿下后越过恒河,就能威胁波卡罗钢城和加尔各答。缺点是,印共在这里有两个师,还有两个师在来的路上,恐怕要付出些代价才行。”
听他说完,李宗仁浏览了一下英吉利巴扎尔后,心里否决了这个方案。原因很简单,哪怕有一个装甲团,别说死磕四个苏军步兵师,就算五到六个他都敢。但现在手里除了几十辆25丙轻型坦克和刚运来的十几辆半履带车外,都是轻步兵,连火炮都不多。强攻的话伤亡肯定很大,偏偏现在密的铁路还没通,他消耗不起。
所以目光巡视一圈后,渐渐移到钱德拉控制的比哈尔邦。拿出笔和尺在地图上量了量,心里计算好距离后,头也不抬的问道:“以现在的火力,正面进攻四个苏军师,伤亡会很大。你刚才说,我进攻印共,尼赫鲁和饭田祥二郎会故意减缓增援,那我问你,要是我进攻尼赫鲁,拉纳迪维会不会急吼吼去支援”
“不会。”
“那就是这里了”李宗仁说法,笔尖已经在恒河边的巴特那和波卡罗钢城之间画条线,目光灼灼:“你说,尼赫鲁会不会拼着丢掉四个师,帮拉纳迪维死守钢城北线呢”
“肯定不会”
。
。
。未完待续。
第951章 首战次大陆四
“以朗布尔和锡尔杰尔拖住苏印军和日军,走焦达讷格布尔高原南下钢城”费文华不是卓凡那种对战场有天生直觉的优秀军官,看着画出的直线,良久才悟出其中的意思,但同时也被李宗仁的想法吓了一跳。从距离看不远,从巴特那东面的贝古瑟赖南下到钢城,只有两百公里。但这两百多公里可不好走,首先就是恒河难渡这里的水面宽千米,而且附近一百余公里内都没有桥梁,只有渡轮能过。即使渡过恒河,必经之路的焦达纳格布尔高原上植被茂密,只有狭窄的牛马道。而且现在自己这边也严重缺乏运输能力,如果因路上耽误,被四个苏军师回缩,恐怕连退回来都难。
最后的一个困难是兵力,既然是横穿高原,16山地旅肯定要去。166师可以分出部分,153和154师目前都只有一个团抵达,主力还要至少十天。至于第五师他想也没想,一帮乌合之众去了也帮不到忙。反观钢城,有苏印军一个师和印共伪军两个师,并且还有两到三个国际纵队,总兵力超过五万一旦进攻开始,如果后续部队跟不上,必定会陷入苦战。
担心的同时,他又觉得这是打破围剿的最好办法。大家都清楚,限制印度集团军的最大障碍就是后勤。阿萨姆虽然有机场也有铁路,但相比整个印度,还属于极度贫困的地区,撑不起大兵团作战。波卡罗钢城就不同了,地处恰尔肯邦中心,有完善的炼钢、炼铜和小机械厂,东面的西孟加拉和南面的切蒂斯格尔,都是印度粮食产区。如果能夺取这里,加上迪格博伊的石油,完全可以维持数个集团军的自给自足。而且卡住这里,就等于切断日军和尼赫鲁的联系,还将印度东北和钱德拉的比哈尔邦连成了一片。
更重要的是波卡罗可不仅仅只有钢铁,东北面三十公里处的丹巴德有印度最大的英印炼铜厂。每年可生产十万吨生铜是英国仅次于南非的第二大铜矿,也是目前支持尼赫鲁和印共军火生产最主要的原材料如果拿下,就等于控制了印度七成的军工材料还有南面的詹谢普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