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严重,可长此以往民营资本就会一点点被蚕食吞掉,最终就是。”
“另一个苏联”
王正廷刚脱口而出,杨秋便郑重点点头:“国家初建百废待兴时,国有化是一帖良药,但是药就有三分毒,长年累月会留下很多麻烦。此次改革就是要挤掉积攒了15年毒,促进市场化经济发展,国家将来只要控制铁路、电力、教育、能源这些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产业就行。”
“有道理,国家又不是商人,拿住关系老百姓生活的大事,其余的还是交给商人自己干比较好。”胡惟德呵呵一笑:“对了,此次出售国有工厂的钱,是不是准备拿来收回欧美投资的股权”
杨秋点点头:“阎锡山告诉我,到目前出售工厂已经收回35亿,到年底起码能收回80亿现在美国急着让42亿美元投资回国,当年的合同上又留着尾巴,他们肯定比我们急。我估计最多只需要花20亿民元就能全部收回。剩下的钱我准备扩大基础建设规模,增加教育、道路、电力这些最基本的项目。”
“那也不需要这么多啊。”黎元洪算算发现居然结余了60亿,开始动心思怎么花这笔钱。
杨秋却一反常态皱着眉,用力摇摇头:“不够远远不够今年起一些重大科研项目会逐步启动。这些项目很吃钱,要是我没算错的话,起码要保证每年投入10亿民元才够。”别说黎元洪,胡惟德和王正廷都被吓了一跳。要知道,现在修一公里铁路也才5万民元,10亿就是每年20万公里的铁路什么项目,如此烧钱
“核能、电子、基础材料。”杨秋心中一个个数着,但嘴巴里却没做任何解释。因为三人不懂,别说从未接触过的他们,就算欧美强国此时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呢光是核弹研究,按照目前全国发电量,起码要吞掉一半这就是说,想要启动就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将发电量提高一倍才行。还有大型石墨厂,重水厂、以及还不知道能不能搞到的德国气体离心机,比直接烧钱快多了。
他起身伸了个懒腰,看看外面放晴的天空,笑笑:“今天天气不错,老师有没有兴趣随我一起去看阅兵操演”
未完待续
第643章 一起抢机器
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让世界陷入恐慌,中美英法四国或关闭进口或抬高关税,纷纷提高贸易壁垒,日德因市场狭窄损失严重。当人们环顾四周却发现,苏联却因为国家化而显得经济盛会,莫斯科却陷入狂喜中。帝国主义完蛋了资本主义危机扩大坚决拥护伟大主席斯大林同志的国有化精神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在奋进
莫斯科的造神运动一波接着一波,尤其是托诺茨基被驱逐后,克里姆林宫开始不断加强领袖化宣传。原本集体农场和全盘国有化还让不少苏联经济学家和商人暗暗不满,但当经济危机爆发的消息传来,苏联成为躲避危机的孤岛后,这些人全不敢发声音了所以经济危机后斯大林的心情反而变好很多,每天都早早叼着烟斗来办公室。
自从得知美国爆发危机,一股莫名的亢奋便笼罩在他和莫斯科上空。报纸、电台每天都在报道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率,赤贫人数等等不利消息,承托国有化的好处和伟大领袖的英明。
为应对这种潮流,克里姆林宫每周一次的经济会议也破例改为每周两次。“坐吧,古比雪夫同志。”斯大林宽敞的办公室内,他敲敲烟斗让古比雪夫坐下后,问道:“听说美国经济危机开始扩散,连中国都卷入进去,是这样的吗”
“是的,总书记同志。中国没能躲避这场危机,杨秋和他操控的北京政府甚至不得不冻结外资,出售国有企业来回收资金。从一些迹象看,足有数十亿国有资产被出售给黑心的资本家。”古比雪夫是苏联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负责全苏联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后,是他率先提出用粮食石油换机器的想法,并得到斯大林坚决支持。但他不是学经济的,所以得知中国大规模出售国有工厂后,片面将其理解为杨秋撑不下去,必须靠抛售国有资产断尾求生。
斯大林也不懂经济,所以这个“好消息”让他很开心。尤其在赢了面子输了里子的阿富汗战争中,彻底暴露中苏两国在国家实力,军事装备上的差距后,他就把中国视为头号大敌,不仅加强空军建设研制类似的轰炸机,还要求加强武器装备并开始装备包括t26坦克在内的一大批新式武器装备。现在那个前19年无往不利的家伙终于碰壁,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高兴的呢只要见到墙壁上那片消失的“国土”,斯大林就牙根直痒。
“古比雪夫同志,上次开会决定应该趁资本主义危机购买更多的机器,这件事你准备什么时候动手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过半,需要为计划加满油。”
斯大林对捡便宜这件事很上心,古比雪夫也很热心,说道:“总书记同志,从危机加深速度看,今年夏天会到达一个低谷。那个时候美国很多工厂都会抛售机器设备抵债求生,可以节省很多钱。”
夏天斯大林皱皱眉,深深吸两口烟斗突然沉下脸:“古比雪夫同志你在想什么呢莫洛托夫同志上次开会已经说了,情报已经证实杨秋会在出任总统后访问美国,从时间算也在夏天难道你想等他们串通起来吗”
古比雪夫没想到刚才还兴高采烈地斯大林会突然翻脸,串通中国的罪名他可承担不起,连忙说道:“总书记同志,杨秋访美可能会短暂刺激美国经济,但不可能真正挽救,相反美国人现在正盼着他访问带去大订单,如果我们现在动手价格会高很多,还不能买到最好的。”
“我们不能冒险谁能保证杨秋会不会和美国达成协议停止向我们出售机器不能给敌人一丝一毫的机会”斯大林咆哮着,东方战线本来就不占优势,阿富汗泥潭犹如一根针扎在他心头,所以很害怕再被杨秋算计。
古比雪夫满头冷汗,连连点头会立刻同莫托洛夫商量访美采购机器,心里却暗暗嘀咕。美国经济已经泥足深陷,没有几百亿美元根本救不活,杨秋即使能带去几亿订单也无足轻重,毕竟中国自己的制造业也需要市场,进口太多会导致本国经济危机更加严重。所以最好机会是在杨秋访美,美国对订单总量失望后采购,美国人会更欢迎苏联,现在动手邪恶的美国资本家肯定会趁机提高价格。
但斯大林的命令他可不敢乱改,立刻表示会马上前往美国采购后,继续问道:“总书记同志,日本那边怎么办呢他们希望提高进口配额。”
斯大林从心眼里看不起日本这种小国,但中国这根刺又让他不得不笼络对方,想了想后说道:“现在的石油价格很低,就在这方面提供一些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