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87(2 / 2)

辛亥大英雄 河马散人 6231 字 2019-04-24

“什么500万美元”

这个数字让特劳恩猛地站了起来,犹如见到一个怪物般。这是多好的机会啊,因为当初签订的是马克贷款协议,规定全部用马克币值计算,所以中国完全可以用1美元从市场兑换42万亿马克一次归还,德国政府还必须找钱。

但现在杨秋居然准备还500万美元他,他疯了吗

杨秋没疯,他也知道这是赖掉债务的好机会,不过和债务相比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说道:“您可以放心,我的确是来还钱的,500万美元的瑞士银行支票随时都可以签字使用。”

换在以前,被赖掉1500万美元,威廉二世会直接下令舰队去远东抢回来,但现在特劳恩和德国政府甚至还很激动。毕竟对此刻的德国来说,500万是一笔相当巨大的外汇收入,可以帮助数十万失业工人。但他也知道,杨秋绝不会做亏本买卖,即使中国政府获得几十亿美元的欧战收益,也不会白白浪费几百万,所以严肃地问道:“那么您希望得到什么”

杨秋向严玉秋招招手,将厚厚一叠美元现金放在特劳恩手边后才说道:“特劳恩阁下,我需要一些工人,熟练的高级工。我可以每周向他们提供8美元的工资,只需要工作50个小时,还可以安排他们的家属在中国暂居,来回运输也都由我来解决。”

特劳恩瞬间明白了,皱眉道:“想让兴登堡总统答应您公开在德国招募技师和工人”

杨秋点点头,继续招募德国技师和工人的想法是在建造台湾岛级重巡洋舰过程中诞生的。虽然这些年东挪西凑也有几万德俄奥等国技师在华工作,而且莱茵兰计划来的还都是高级工程师和技术专家,但技工问题还是很严峻。

最简单例子。国内正在大量修建水电站,又马上要开始建造战列舰,但大型水轮机和复杂的船用曲轴却始终无法自造,全部需要外购其实设计资料莱茵兰计划中有,设备张文景访欧时买回来好几套,但工人却无法将设备和图纸立刻转化为实物。大家也想了办法让洋老师手把手教,可产能和质量都很差目前又没有能提高效率的数控机床,几十吨的曲轴和水轮机转子全要靠大型机床和手工一点点削铣出来按照郑廷襄的说法,光是维持一条曲轴生产线和一家水轮机厂,就需要至少4千高级技工。

普通技术工中国已经能自己培养,但高级技工可不简单。这需要大量理工知识,需要教育普及等等是急不来的事情。但国家建设偏偏等不起,尤其是欧战后对外出口基本稳定,茶叶、生丝、桐油和烟叶等等还是主要大宗商品,附加值不高,导致国家外汇日渐紧张。所以光是此次建造12艘巡洋舰向法意采购曲轴就耗资千万美元。这笔钱太冤枉了所以郑廷襄和工业部建议,再从德奥等国引进一批技工,将这些极重要高端制造业从现在“华工为主洋工辅导”改为“洋工为主华工学徒”,先解决国内建设急需,再用洋师傅带徒弟的办法用四到五年时间手把手带出一批人来,然后一点点的将生产线上的洋工换成华工,逐步逐步地解决。

根据这个想法,国内还需要至少3到5万高级技工。别看数量吓人,但实际上对欧美来说这点高级技工并不多,德国就有近百万,所以得知马克危机出现后,杨秋就再次把心思动到德国身上。

但中国不是美国,贸然来德国招人恐怕会引起反感,也不利于中欧关系,所以干脆拿钱铺路走高层路线。

杨秋解释完后,又拿出一叠美元:“这是请您帮忙打点用的。您可以放心,我会保证技工们在华安全和生活,还会发放专门的工作签证。如果兴登堡总统还不放心请准许我从犹太裔中招聘。”

犹太裔这倒是可以。特劳恩也不喜欢犹太人,全世界都不喜欢。如果把他们中的高级技工塞去中国,还能解决德国失业问题,所以答应下来:“我会尽量去试试,尽早给您消息。”

“谢谢。”

未完待续

第五七七章 搭上胡佛的线

送走特劳恩后,王正廷始终不解杨秋为何喜欢用犹太裔,怕他不了解这些人在欧洲和各国为何不受欢迎,提醒道:“副总统,犹太裔不仅在德国不受欢迎,在世界各国都不怎样。最近他们大量涌入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人屡起冲突,双方互相敌视,还出现多次武装冲突。我们在内志有油田,还为沙特家族提供不少军火,招募他们会不会。”

“你当我喜欢他们啊”

杨秋指指凳子让他坐下,合上书放在膝盖上。扭头看看窗外因为宵禁而鸦雀无声的城市说道:“我不是慈善家,对他们也没什么好感。可现在我们各行各业都缺高级技工,德奥这些国家的人才大部分都流入美国,剩下自诩爱国不愿离开,有几个自愿去远东恐怕不少印象中我们还是吃人生番,还在扎辫子呢不想点办法,招谁去高级技工是要教育基础的,我们从11年才开始在西南推行免费教育,15年全国推开,等他们从高中或中专毕业,需要11年时间。就是说还要3年才能收获第一批底子不错的工人。高级技工又要再多等几年,难道这段时间就这样荒废着或者说天天买洋人的设备犹太裔不管怎么说都寄生于欧美发达地区,经历过工业革命洗礼,受教育程度较高,技术扎实,能人辈出。加上现在德国动乱,有人故意挑起反犹冲突,正是我们利用的好时机。弄回国带出一批好苗子的话,能解决我们不少问题呢。”

王正廷承认这点,但怕杨秋陷得太深,好心提醒:“副总统还是要小心,用用就可以,不值得深交。”

“这我知道。”杨秋明白他的意思,继续说道:“要是此次德国政府通过计划,选人的事情就由你负责。工业部所需的技工清单应该快发来了,你就按照上面所列在德奥匈这些国家招人。我已经打算好,几家船厂的曲轴、水轮机、输变电、还有轴承这些考验工艺的生产线暂时交给他们,所以签合同时一定注意,签证拿到后必须工作满5年,必须带徒弟宁缺也勿滥。另外你再想办法招一批懂德语的华侨支持下。我算了,大概要四五千翻译,国内那边还有缺额。”

确定引进洋工的细节后,杨秋又关心起法国的情况。对他跳跃性的思维王正廷已经习惯,将法国国内情况大致说了遍。鲁尔危机虽然是法国制造的,但那么点煤炭和钢铁完全无法弥补巨额占领费用,加上英美施压法国撤军已成定局。

本身就经济困难,被战争和战后各种各样的赖账欠款搞得元气大伤,又花巨资出兵鲁尔还收不回成本,所以法国经济也已经到崩溃边缘。马克危机杨秋没插手,是因为德国问题英美盯得很牢,搞风搞雨会引发两国不满,但法郎危机他不准备放过。首先是英美对法国忌惮很深,其次这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和摩根家族为控制法国央行上演的法国版“白银危机”,只要不碰他们的利益,跟在屁股后面赚点小钱,以犹太世界和自己现在的关系,大不了就是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