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全部清政府时期的不平等条约”托诺茨基说道:“杨秋在巴黎和会上提出要终止全部清政府时期的不平等条约,并已经得到美国、法国和葡萄牙等国的同意,准备与明年1月1日在上海发布联合公告英国和日本还没有作出答复,但我认为他们很难坚持。首先,英国因为一口气出售给日本四艘战舰挑起亚洲海军竞赛,已经引起美国的严重不满,所以也希望借此孤立英国迫使其放弃在中国的利益,逐步削弱英日同盟。
其次,杨秋积极推动土耳其斯坦地区的军事行动,我认为也是变相逼迫英国答应取消不平等条约,因为这些行动同样会威胁印度和波斯地区的安全,所以他希望通过这些积极行动展示力量,利用英国最虚弱无法全面开战的机会,迫使其答应终止所有不平等条约。而我国同样是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署国,历任沙皇都胁迫清政府签署了大量割地条约,他肯定也希望借此机会取消这些条约,收复失地”
“托诺茨基同志,你的意思是如果我们也宣布终止条约,那么中国人就会退出土耳其斯坦地区”
列宁有些虚弱的声音让托诺茨基心中暗喊不妙,听得出他已经有了布列斯特协约式的想法。但正是布列斯特将俄国彻底推入内战,如果再割让三百万平方公里的远东国土给中国,不仅会损失太平洋出海口,使得穷党最终被资本主义全面包围从而慢慢虚弱而死,还会严重挫伤远东地区的俄国人民,促使他们站到莫斯科的敌对面上所以他坚定说道:”我认为不应该这么武断作出决定,高尔察克和杜托夫的武装已经非常虚弱。至于中国军队他们也并非是万能的,漫长的补给线会影响供应,冬季来临后士气会随着天气下降所以我们还没到绝望的时刻。我还建议,可以联络一下日本人,他们在这场东亚角逐中是最弱小的,我们双方有一些共同的话语和需求。”
对于日本,列宁有着特殊感情。当年日本和明石元二郎资助过他和穷党大量金钱,才有了第一次革命壮大声威,让布尔什维克思想深入人心,但日本却打败了沙皇军队导致俄国受损,也使得俄国人民从此多灾多难,何况日本现在也占据了霍尔茨克海附近地区和萨哈林岛库页岛,再次开启与日本的特殊关系行不行呢
列宁脸色有些白,看看斯大林想了想:“斯大林同志,你认为呢”
斯大林之前曾经坚定站在列宁这边,同意签署布列斯特合约但那时的对手是强大工业德国。要他向十年前还羸弱的中国妥协却不情愿,何况土耳其斯坦这个泥坑不好填,比察里津复杂百倍,那里的较量已经不仅仅是军事问题,而是中美英日俄五国的角逐场,操作不好会就影响他的个人形象和威望,所以巧妙地避开道:“我认为应当首先解决波兰欧洲的安全远比东方更重要。”
托诺茨基皱起眉,看看春风得意的斯大林
狡猾的格鲁吉亚人
列宁没注意两人日渐加深的矛盾,微微抬起头,克林姆林宫外阴云密布的俄罗斯,再一次走到抉择的路口。
未完待续
四四九三章 国家的角逐三
“总司令,看。”
“西瓜哈哈雷猛,这回你可算立大功了,这地方实在热死人。”
9月的吐鲁番白昼酷暑炎热,雷猛不知从哪里找来几个瓜农,整整几大车圆滚滚翠绿的西瓜顿时让杨秋和警卫们都兴奋起来,连非要陪着一起出来,说要考察西北石油资源的吕碧城和独子山油矿的探勘小组都吃的不亦乐乎。
杨秋也拉着她坐到一颗左公柳下乘凉。虽然蔡锷身体好很多,但西北气候干燥早晚温差大所以杨秋把他留在南京坐镇,岳鹏刚回来也处于放假中,何熙已经半退休,冯国璋年纪太大,所以这回陪他出来的是宋子清、张孝准和胡惟德,慕容翰这位西北大员也早早等在星星峡汇合。
捧着西瓜的杨秋看看身后柳树,问道:“这就是左公柳吧”
胡惟德博学多才,说道:“是啊,当年左公扶棺出塞见千里荒野寸草不存,就下令湘军子弟沿途栽种杨柳和沙枣,还下令在河南培育树苗供应,沿途百姓见状也纷纷挑水养护,民军齐心短短数载就栽种数十万余,绵延千里不绝现在这些有不少是后人栽种的,但为了纪念左公这番经天纬地之举,所以不管谁谁载的大家都称其为左公柳。”
杨秋点点头,左宗棠大概是最早重视环保的战略家了。深知西北荒漠严重如果再不治理,迟早会导致越来越多人离开,没有人也就无从谈戍守边疆,也佩服到:“左公不愧是战略家西北这个地方,想要移民富强就必须先改善环境,所以这件事我们也要接着做下去子清你记录下来。从今年起,凡驻守西北各部队都要进行植树造林活动,移民、工程队、铁路建设人员都要种树,每人每年种活一颗也有几十万政府也要保护立法,任何人破坏树木都要坐牢,罚种千棵长期坚持三五十年,环境就能得到极大改善,绿树成荫来西北的人也就多,所以这件事要作为西北战略来对待”后来树下这番话还真成为西北建设最重要的战略事情,加上杨秋长达数十年的政治生涯,植树造林保护草本成为基本国策,全国上下从南到北数亿颗树木被种植养护,极大改善荒漠化问题。
这是后话。
杨秋吃完西瓜后上车继续前进。这次出来没坐飞机,至少现在的木头疙瘩他不敢坐,因为“怕死”。所以车队里全是用雷诺两吨卡车改成的箱式汽车,样子有些像后世的美国校车。虽然大家知道他和吕碧城的关系,但后者旅途上大部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