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
“别问我,我也是刚看报纸才知道。玛德,这些日本人也真是的,竟然想分裂咱国家,依我看这回是要有场大仗了。”
“和日本人打大仗连俄国都败了,这不是找死嘛。”
“管他呢,说不准那个杨秋被打打也就乖了,省得老是找麻烦连累我们。”
“话不能这么说,日本也没安好心。”
“没安好心怎么了又不欠你我的工钱,谁给吃的老子就跟着谁。”
南京城各种各样论调开始浮现,既有担心打仗会破坏目前的国内和平,有说日本野心太大应该教训一下,也有说杨秋太猖狂被日本人打也活该,更有说满蒙都是番邦异族居住地,没了也就没了只要能保住关内就成。
面对这么多奇奇怪怪的论调,唐绍仪也非常担忧,中德联合军演的事情还没结束这又冒出西华门事件,要是一个处理不好很可能就会破坏了好不容易强行捏合起来的稳定局面。
事实证明杨秋这套强行捏合办法还是有效的,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狠辣无情地手段虽然让很多人恨他,但结结实实带来的中央政令通畅的好处,尤其是河南土改后中央下达减租减息的政令几乎是立刻得到了执行,就算再顽固的地主都不得不考虑对抗新政的后果。
税改、政改、公债发行等等,效率之高远胜民党和北洋当政时期,虽然大家都知道大部分人都不是真心拥护,但凡是敢明目张胆反抗的却一个没有,就算有人站出来反对,也会在几天内被突然出现的各类贪污腐败和犯罪证据送入大牢。
国社已经成为一个非同小可的庞然大物,尤其是年轻人更是以加入国社为荣,这里面到底纠缠了多少利益恐怕已经没人知道,以戴天仇和陈果夫为代表的国社青年会更是已经隐隐成为了国家支柱力量,四个中央警卫师里也全都是青年干事团子弟,激进和铁血随着杨秋一次次演讲和行动在她们身上留下了难以洗去的烙印,之前还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问题,但随着此次演习和西华门事件全部爆发,将一个拥有四万万国民的大国交给一群只有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的担忧开始出现。
就比如此次危机,国社年轻人居然一致要求严惩日本,喊打喊杀,这就让唐绍仪他们格外揪心。所以除伍廷芳随杨秋去北京外,其余各部部长都接到电话赶来开会,就连最近很少露面专心在全国各地部署建学的章太炎都来了,国防部也派来了宋子清和萨镇冰两位重要人物。
章太炎这一年多来醉心教育,不断在全国各地兴建大中小学,建立各种各样的技术学校,还跑了几次国外联系教师力量,除了伸手要钱外平时还真很少露面,但这不代表他就不明白目前的局势,所以一开口就问宋子清:“子清,你是总参谋长,副总统信得过让你直接控制全国军队和国民警卫队,我倒要问问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
他是有名的大嘴巴,连中山先生都敢当面大骂,搞教育后这身脾气却没变,问题直指对军方的不信任,因为在他看来小皇帝那么重要的人物,早该严密保护起来怎么能被几个混混就弄走了呢
宋子清已经得到了杨秋的密电,知道此次部队反应速度如此缓慢的缘由后,说道:“没什么大原因,就是兵力不足。”他将段祺瑞下令调走一半士兵去迎接阎锡山的事情说了遍,还将一份情报放在了桌上:“我们有理由怀疑段祺瑞很可能有此事有关,因为目前已经有线人举报说,昨天开黑色轿车的人是他小舅子吴光新的马弁。”
听说吴光新的马弁也参与其中,四周众人顿时议论纷纷,唐绍仪看完后说道:“此事交给国家安全部处理就可以了,我现在想知道如果满蒙我们该怎么办”
大家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满蒙后面摆明了就是日本,真要是满蒙宣布独立中央政府就势必要发兵清剿,与日本的冲突也将不可避免,前两次日本政府和军方已经是强忍回去,现在人家在关东州和朝鲜已经有了三个师团近五万大军,完全有能力打一场大仗。日俄战争中日军的表现,就连萨镇冰都不太自信,用目光去看宋子清。
“这是我们总参部拟定的全国性义务兵法案,副总统希望国会和政府能早日研究通过并实施这项法案,一旦生效我们就能最大程度兵力不足的问题。”宋子清早就胸有成竹,拿出了准备好的议案说道:“当然,我们也不会随意扩军,这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经济承受能力,至于总理您的问题,我只想说六个字。”
“国土,不可谈判”
有他这句话大家一下子明白,杨秋看来是准备打这一仗了,可就算最坚定支持他的张文景和章太炎这些人都不看好对日作战的前景,只能暗暗着急恨不能他立刻回来再劝劝。
只有蔡元培似乎还停留在这件蹊跷的事情上,突然插嘴问道:“子清,按照你们上次的行程,副总统原本应该在事件出发前三天抵达北京,为何忽然滞留济南”宋子清眉心猛跳两下,暗道还是有聪明人的,但没证据就算知道也只能一辈子是猜测,所以拿出了早相好的托词:“副总统连日劳累,病了。”
病的可真及时。
未完待续
第二七八章 当你的面打
西华门事件后第三天,回国休整的埃姆登号在发出嘹亮的汽笛声后,缓缓驶入了扬子江黄金水道,当须发皆白的老莱因哈特亲王带着普鲁士皇帝陛下的期望,神采奕奕走下舷梯时,立刻被闻风而来的中外媒体彻彻底底包围起来,而这位纵横普鲁士的老资格外交官也以最简单最直白的方式道出来了来意,那就是德国希望与中国建立更加密切的友好关系。
除了这句话外,他还展示了威廉二世皇帝陛下的善意,包括一次性向民国政府援助5个陆军师的全部装备,由克虏伯、莱茵金属牵头对汉阳、重庆和洛阳三家重工业集团提供技术升级,帮助修建一家大型造船厂,合资建设其它各类工厂9家,其中就包括杨秋念念不忘的黔滇边界的百万吨水城钢厂计划,援建玉门至新疆、包头至库伦两条铁路,还将提供总价值5亿马克的复兴贷款。
大手笔绝绝对对的大手笔,而且全部打在了杨秋的软肋上,如果不是知道历史进程,他肯定会毫不犹豫投入德国怀抱,只可惜再有一个多月枪声就将响起,这些东西将注定是镜花水月。
但这么大手笔显然对英法震动不小,谁也没想到神经质的威廉二世居然脑子坏到了这个程度,对一个半殖民地国家进行如此大的工商援助。
记者们同样是疯狂地,尤其是国内记者,那些之前还在叫嚣杨秋不够明智,不应该联盟德国的记者全部调转笔锋,加入了支持联盟的呼吁中。如此神速的转变没有别的原因,完完全全是利益驱动,报纸也不是说能开办就开办的,身后都有一些老板或者势力支持,这些人实在是太眼红这份德国清单后面的商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