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1(2 / 2)

辛亥大英雄 河马散人 6153 字 2019-04-24

虽然赣军哗变使得他名声大挫,但依然是江西军中依然是仅次于李烈钧的第二号人物,此次杨秋釜底抽薪他不仅保住了少将军衔,还被委任国防军第九师师长。别看他和李烈钧都是陆士同学师兄弟,但徐秀钧很清楚,两人之间的关系并没那么好,主要矛盾就是对国防军和袁世凯的看法不同。

徐秀钧今天请蔡公时和欧阳武来也是有自己的意思,三人都接到了杨秋“招安”的公函,欧阳武出任第九师师长,他出任西南行行长,而蔡公时将接任副总统办公室主任的高职,可谓一下都攀上了高位,但偏偏中间横着一位至今依然不肯松口的李烈钧三人都希望能从被外界认为是杨秋铁杆詹天佑身上获得一些信息,所以他顺着话扫了眼焦急的两人,问道:“眷诚先生说的太好了,但此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恐怕太难了吧按照您的说法,遍布东南四省的铁路网怎么说也要好几亿款子,如今国家困难,要筹集这笔款子实在是比登天还难。”

詹天佑其实猜到了徐秀钧挽留自己的意思,眼睛一瞪说道:“没钱就不干活了吗国家困难一句话就能不建设了吗西南成立之初,财政同样是困难,至今也算不上富裕,但副总统还不是咬着牙干了如今西南铁路开建已经一年有余,通车的已经有三百余公里,沿线经济发展比之前快了数倍有余,货物来往顺畅不说,仅铁路沿线赋税增收就达到五百余万这还是刚开始,今天内通车路段至少要增加到八百公里,三年后要达到至少两千公里,俺目前趋势将带动西南至少三千余万的财政收入,这还是看得到的,看不到的更多。”

“所以”詹天佑一挥手,顾目四盼隐隐露出铁路之父的傲然:“说国穷我信,但越是穷就越是要建设,只有让国家人口和资源流动起来,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促进国家富强和进步,这些岂能用一个困难就遮盖不去做了”

这番话让三人听得暗暗点头,但还是不太相信这么庞大的计划能坚持下去,尤其是欧阳武,问道:“眷诚先生说的很好,但就算我们坚持,拨款也捏在别人手里,万一岂不是全功尽弃了”

詹天佑呵呵一笑:“南雷老弟你太不了解副总统了,按照你的说法,现在大战开始,铁路岂不是要停了”

“难道不是吗”蔡公时问道。

“不仅没停还加大了投入,光是上月我就拿到了500万铁路款子”詹天佑一扫众人,吸口气目光闪闪:“三位,你们也不用兜圈子,詹某虽不懂政治,但看在大家都是同乡的份上还是想问一句,你们未来想做什么”

未来做什么

这个问题让三人都愣住了,说实在话三人还真没仔细想过,从加入同盟会起他们就追随孙文先生革命,以推到满清建立共和为毕生目标,但现在民国建立了,按理说自己应该觉得满足了,但为何总觉得不是滋味呢

三人脸上的迷惘没躲过詹天佑的眼睛,事实上这个国家很多人都和他们一样,都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只有杨秋和他的国社,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让这个国家步入现代化,实现人民富裕,带领国家重回世界强国之林。

他整理了一下思绪说道:“詹某自幼留美,初到那里时总觉得美国人不务正业,为了蝇头小利争来夺去。可后来有个人告诉我,人生在世,利来熙往。农民想要自己的田地,想比别人收成更好是小利,商人绞尽脑汁,互相倾扎是逐利,官员不管是为国还是中饱私囊也是为了利一个利字,害人无数但也无可争议的推动社会进步,人与人的竞争,商与商争夺,军与军的拼杀,国与国的较量都是为了利益孙先生是吾辈楷模,但他的天下大同、均分土地就真能实现实现后国家就富强了就能造巨舰大炮,就能和英美平起平坐了

满清无道被革命了,北洋你们看不惯也要革命,现在杨副总统和国防军势力大有些人又说要革命,革命能当饭吃吗把所有人都革命了,那些人自己登上了高位后难道也等着别人来革命他们

孙先生回国说筹款多少,军械充足,可后来洋人捅出来他一分钱没带回来袁世凯授予他铁路公司高位,他说要修二十万里铁路,还得到拨款五百余万,若是詹某起码可修造一百公里,但他呢醒醒吧这个世界没有大公无私,口号救不了国家人都是自私的,杨秋也是自私的他在西南几家工厂都有重股,江南船厂更是他独资的,他也在逐利但他逐利后却用钱买更多的机器,培训更多的工人,为这个国家带来了更多的重工业

你们说,他这个利逐好不好呢詹某有个梦想,就是未来中国的每寸铁路都刻上詹天佑监造几个字,这是不是逐利别再整天把革命挂在嘴边了,就算不为江西数千万国民,为了你们自己也该好好选一条路。现在杨秋已经给了你们一个施展的机会,要是错过再回头就难了。”詹天佑说完,抓起帽子走到门口,推开门之前回头微微一笑:“忘记告诉你们了,那个提醒我的人就是杨秋,这番话也是他告诉我的。”

大门关上后徐秀钧忽然笑了出来,这个詹天佑居然还有脸说他不懂政治,这些话几乎是句句诛心扭头看看身边两位,摊开手决然道:“两位,徐某决意现在去见都督,不管如何都最后劝一次。眷诚先生说的很对,革命是该结束了。”

未完待续

第二二七章 单刀直入

17岁的双喜戴着口罩,双手用力往上一抬,将翻斗车里的原煤被倾倒在了如山包般的煤山旁,拍拍手又开始运下一车煤。这就是他的工作,转运挖出来的煤,将它们送到卷扬机旁,通过皮带卷扬机输送到运煤火车上。大部分原煤都会沿着铁路被送往洗煤和焦化厂、或者新开的蜂窝煤厂,剩余部分运往江西各县,用于日常燃料和其它用途。

以前原煤还应该送往湖南,但最近湘潭煤矿据说采购了洋机器后产量大增,所以不怎么靠这里提供原煤了,但炼钢厂的焦煤还需要靠这里,因为这里有目前国内最大的焦化厂,而且原煤质量也好。

双喜大字都不认识几个,什么煤在他眼中都是黑不溜秋的,哪懂什么好不好,这些都是他从新来的技术员嘴里听来的。他下面还有三个弟妹,光靠家里的一亩多旱田实在是无法供应那么多张嘴巴,所以就和安源附近的穷人一样,早早来到煤矿上挣钱。

刚来时因为瘦小还时常被人欺负,一天挣不到几个铜子,连自己吃喝都成了问题。眼瞅着活不下去了,他和几个年轻人还想着借全国起义的机会去当兵,但没想到才起了心思,萍乡和安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至今都记忆犹新,那天夜里顺着株萍铁路忽然来了很多当兵的,不声不响就把整个矿区和工厂全占了,等天亮后那些吸血的矿头,监工全被抓了起来。盛家在这里的管事也没落下,就连很多日本人都被一股脑全逮捕。士兵抓完人后又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