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的资源资源利用率也仅仅是美国的10左右,按照美国的算法每增长10,国家财政就收入将增加一倍。
所以美亚协会认为远东有着巨大的潜力可挖,按照人口和各类数据分析,如果能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用更为合理和科学的手段发展工商业,同时促进农业发展的话,年增长率将远远超过美国基数低,增长比利会显得很高。当然华尔街这么积极也是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对他们来说,中国国民购买力的增强意味着可以出售更多商品,甚至还乐观认为,如果十年内中国每人消费10美元美国商品,那也450亿美元相当于目前美国国民产值13倍这还没算十年内的人口增长率所以华尔街是最积极鼓吹世界各国承认民国政府的组织,只可惜目前的美国还属于绝对的畸形侏儒,在远东的话语权甚至不如日本和比利时这等小国家,眼瞅着人家大把大把捞银子没点怨气是不可能的,所以当杨秋强势崛起并逐步开放西南一亿人口的大市场后,可想而知鼓舞了多少美国商人。
汉格尔给杨秋这份东西的意思也很明显,就是想劝说他进行更积极的经济改革,开放更多的市场以换取贷款。然而在杨秋看来美国的想法有些太激进,就算他能统一国家,想要拿回全部关税自主权也是很难的,因为这涉及到世界头号强国,也是保守之风最盛行的英国的利益,所以最多只能拿回对英国损失不大的北方和西南关税,重要的占据了全国近一半的东南关税短期内是看不到自主定价的可能。
不过他还是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自己肩膀上足以压垮任何人的责任平行世界里辛亥年中国经济占世界9左右,新中国成立时却下降到不足15,辛亥年人口是45亿,新中国成立之初依然是45亿,三十八年时间内经济人口居然毫无变化,亏得民党还有脸自称黄金十年。
历史雄辩地证明,稳定有多么的重要,哪怕再烂的统一也比最好的分裂要好自己应该勇于去承担起这个责任。
身为后来者,如果安于自己赚钱享乐是失败的,如果以军阀的模式发展也是失败的,更失败的是想要成为领导者,就必须有大国眼光。这就像历史上的国共合作那样,主席在和委员长握手前,全世界都只把他看成军阀只有当你参与进国家管理,目光超脱地域才能被国际社会认为是有资格成为国家领袖的人物。
而且想成为开国的领导者,也需要承担更大更多的责任,决不能破坏建立起来的规则,如果今日不加任何理由就对北洋开战,那么将来别人也可以这样做。如果当一辈子总统,那么将来出现另一位强人后也会当一辈子,就算当不了一辈子,也会在下台前以铺路、提拔等等手段做一辈子隐形的“皇帝”所以杨秋推开车门,望着已经等在门口的袁世凯,嘴角缓缓勾了起来。他今天不仅要找个理由,也第一次不想用军礼来见这个人他需要一次握手
沿着士兵们用身体隔开的安全通道,杨秋双臂微微摆动,步履稳定和迅捷,当他走到袁世凯面前时,出乎所有人预料的伸出了手:“杨秋见过大总统。”
那一刻,世界是静止的。
陪伴在袁世凯身边的朱尔典瞳孔微微张大,美国公使嘉乐恒,华尔街银行团代表司戴德和汉格尔相视一笑,德国公使克劳兹面含喜色。宋教仁、伍廷芳和蔡元培吃惊愕然,章太炎和张孝准自信微笑,慕容翰和顾维钧只剩下骄傲。梁士诒傻傻的,杨士琦面带愤怒,而最精彩的是袁世凯矮矮的冬瓜身材本身就矮了一个头、粗短脖子上那颗大脑袋需要微微仰起才能观察他,目中异色连连,嘴巴更是吃惊的张开,甚至能看到喉结蠕动的愤怒。
从未有人让他这样过,自从踏入这个国家的中枢后他还未见过有人就这样走上来想和自己握手,既不称卑职,也不叫下官,就这样简简单单的自称名字,然后伸出手来
就连洋人都会先弯腰行礼
可面前这个年轻人却一点弯腰的意思都欠奉。
毫无疑问这个举动惹恼了所有北洋一系,袁世凯心底更是不自觉地升起了愤怒和警惕,还好他懂得隐忍,所以不断告诉自己,需要忍耐只要再忍两个月日本贷款和军械全部到齐后,自己就不需要再仰头看他
“哈哈少年出英雄,这才是吾辈汉家男儿的本色,辰华非寻常人也。”无论他怎样的机智,怎么样的夸奖掩饰,都无法避开那支伸手来的大手。
两只手慢慢握到一起,虽然时间极短,但机灵的戴天仇还是迅速抓拍下了这个瞬间。
当著名的华尔街日报以100美元价格买下照片的美国使用权并刊登在头版后,评论员甚至配上了这样一句话年轻和权贵、远东权利即将交接。
一个月后出版的时代周刊也毫不吝啬把这张照片放在了封面上,旁边还陪有杨秋身着新式军装检阅军队敬礼的照片,封面下刊印的标题是。“令人惊讶的中国年轻人,自信、努力、勇于牺牲、不畏权贵,他已经成为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人之一”
德国记者的配图显然更加附和德国人的审美观,因为他选择了拍摄杨秋修长、高大而干练的背影,背影前是两张胖胖却错愕惊讶的脸庞,一个大胖子自然是袁世凯,另一个却是为他撑腰的德国远东头号敌人朱尔典,照片没有配标题,但每个德国人都明白其中的含义。
在远东巨变的时刻,苦苦追赶的德国取得了一比零的领先
作为资深外交家,伍廷芳最清楚这样一次握手意味着什么,甚至情不自禁的推了把宋教仁:“遁初要不你也去握个手”宋教仁心里苦笑摇摇头,他可以去握手,却知道自己肯定无法做到那种洒脱和自信,与其被记者们拍到紧张和局促,还不如老老实实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做好事情。
脸色刹那的微变后,袁世凯的脸色又恢复了红润,他声音洪亮,故意撇下让自己出丑的杨秋,拉着宋教仁状似亲昵,如果不是情报从多个方面确定他被气得在床上足足躺了一个月,杨秋甚至想回去把方瑞撤职。
“真是让我惊讶的一次握手。”朱尔典抢在嘉乐恒前走到杨秋身边,微笑看着他用标准的京腔问道:“我是该称司令官还是巡使。”
“尊敬的公使阁下,我更希望您直接叫辰华。”
会谈前杨秋就知道朱尔典会出席,所以并不惊讶见到这位影响了中国历史走向的人物,和蔼的笑容,发福的身材,还有完全中国式的打扮,如果不明白他的底细,根本没有人会将这位老人和臭名昭著,甚至百年后都还在毒害西藏的涉藏问题四条挂钩。不过此时杨秋没给他提出这四条的机会,因为他故意压制了入藏时间,只是在西康和云南摆出两线包围的架势稍稍威慑下,因为他很清楚,两年后自己有大把的时间去彻底解决整个西藏问题,甚至还能借此影响英国的远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