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3(2 / 2)

都市鉴宝师 锦瑟华年 5722 字 2019-04-23

周夏就回答说,“还剩下最后这幅水木清华的扇面没有鉴赏了。”

朱秀芳就让他先看过再说,周夏点头说好,然后马上开始做起鉴定来,他也想听听,朱秀芳和方如建他们,对他自己带来的那幅杜鹃啼血图的看法。还有先前那幅他和方雪争辩个不停的花石图的意见。

至于这幅扇面的水木清华,周夏倒是很快就给出了鉴定结果来。

八大山人的山水画并不多,原因也是可以理解的,他是明代的末代王孙山河破碎风飘絮,家国梦碎,留给他的选择并不太多。山山水水,都已经成过眼云烟。

所以,能有八大山人的山水画流传,价值都会相当高。

这幅水木清华图,虽然比较小,但如果是真品的话,价值还是不低的,百万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从材质上看,这幅扇面作品,确实已经到代。

话说,朱秀芳家里收藏的这几幅朱耷的作品,周夏就很少能从材质上,找到特别的毛病出来。即便是张大千的仿作,那也几乎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还是得从画本身上来做鉴定,这幅水木清华图,周夏感觉着,确实是八大山人的味道,看似悠闲,但其实,还是有些抑郁的情节在里面的。

所以,他觉得,这应该是八大山人的真迹。

这样一算下来,朱秀芳家里几幅八大山人作品,就有五幅画是八大山人真迹了。

在现在这样的时代里,这可算是相当了不起的收藏大家了。

周夏虽然无从估量,他们究竟是花多少钱收来的。但光这批画的价值,放到拍卖会上去,过亿绝对是妥妥的。

因为这些张大千的仿品,一旦投入到市场上去,拍卖公司那边,绝对会把他们当成是真品来卖的。对于八大山人研究得不深的收藏家,也容易把他们当真迹来买。

周夏觉得,单纯以朱秀芳和方如建两人在大学里的收入,想要买下这批画来,还是有些难度的。但是,他们有儿女,有弟兄,或许还有其他收入比如家族遗产之类的。

“我觉得这幅画是真迹,小雪你觉得呢”周夏没多浪费时间,也没使用系统来做鉴定,在他看来,专门研究八大山人作品,riri夜夜对着这些作品的朱秀芳,没理由鉴定不出来它们的真伪。从她那里,得到确切的答案,也是一样的。

方雪回答说,“我也这样看,这幅水木清华图,和八大山人成熟时期的作品风格特征一致,没有什么描摹临仿的特点,反而有种浓郁得化不开的抑郁悲凉在里面。朱教授不知道,我们说得对不对。”

朱秀芳笑道 “要是这幅画你们都能鉴定错误的话,那就不要出去说是我的学生啦”

周夏听了后,感觉比较汗颜,他要不是有考古鉴定系统早就不配做她的学生了。

方雪却是很开心,因为朱秀芳这话,无疑说明了,这幅画,的确是八大山人朱耷的真迹无疑。

朱秀芳又说,“这是一幅很开门的八大山人作品扇面的面积不大,但整幅作品,所透露出来的气息,想要表达的感情 已经相当明显,非八大山人朱耷那样阅历丰富的人不能做出来。”

看得出来,朱秀芳对八大山人是相当推崇的。抛开他们是同宗的关系外,朱秀芳对他的艺术天分,更是佩服得很。

周夏也应和着说,“朱教授说得极是,若非有八大山人这样的坎坷的经历,几十年如一ri的艰苦训练,断然不会画到如此炉火纯青的地步。”

方雪也跟着点评了两句,她对八大山人的认识可就要深刻得多。

朱秀芳赞了两人几句后,又问他们对新拿出来的四开山水册的看法如何

方雪给机会,让周夏先表现。

周夏也就坦然接受,侃侃而谈,“我觉得除了那幅驴字款的花石图之外,其他几幅画,都应该是张大千的仿品。”

朱秀芳一听,觉得有些意思,就问他,“你觉得那幅画是真迹吗”

周夏点头称是,“虽然题款和风格有些不符,但画本身表现出来的东西,和八大山人的风格特征一致。”

朱秀芳没有立刻给他答案,而是转头问方雪,“小雪,你的意见呢”

方雪也坚持她自己的意见,“我也觉得其他几幅画,是张大千的仿品。但那幅花石图,我不觉得是八大山人的真迹,但应该不是出自张大千的手笔。”

她这说完后,就等着朱秀芳给出点评意见。

周夏虽然是稳co胜券,但并没有表现得很急切,或者自得意满之类的。当然,适当的自信还是必须有的。

朱秀芳就笑着说,“其他几幅画你们的鉴定都没问题,张大千仿八大山人作品的风格,你们看了这么多的张大千仿品,想必已经相当清楚了,我就不用多说了。”

方雪和周夏都点头。

“如果你们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更改的话,我请你们再仔细看看这幅画。最好不要去看题款,那根本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最主要的,还是要看这幅画本身的表现如何,是否表达出原作者丰富的情感。”朱秀芳接着又说道。

朱秀芳刚刚已经听方如建讲过周夏对几幅画的鉴定结果,有错误的,但正确得更多。这也充分说明,周夏在书画鉴定方面,还是有相当天赋的。运气也足够好,要不然,也不会这么逆天地收到杜鹃啼血图了。

方雪听了她这样的话,面sè微微变了起来,她自然听懂其中的潜意思。

再说了,这东西是真是假,只能有一个可能。这也就意味着,她和周夏两人的结论,只可能有一个是正确的。

朱秀芳要他们仔细看画本身,而不是题识,这也就说明,这幅画,极有可能是真的。不要被题款所误导。

方雪顿时想到,也有相当大的可能,是后人在真迹上做了伪题。

她当下,也就按照着朱秀芳的提示,仔细去从画本身上面,去仔细分析落笔,勾勒,承转等等。并感受其中所蕴含艺术气息,以及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方雪也明白,她现在还有更改意见的机会。

她本身也是极有鉴赏天赋的人,抛开那些乱糟糟的想法,以及相关的题款,就把它当成是没有题款的话,来做鉴定。

方雪也发现,这幅画,确实很有八大山人的神韵。

她仔细琢磨之后,也就改变了她之前的看法。她并不是冥顽不灵的人,脑子也异常活泼灵动,朱秀芳让他们给出结论的时候。

方雪也就根据她的判断,得出结论来,“我刚刚又仔细鉴定过我觉得这幅画,确实应该是八大山人朱耷的真迹。但上面这驴字款,应该是后人添加上去的。”

朱秀芳微微笑了笑鞍而问周夏,“周夏你觉得呢”

周夏回答说 “我觉得这题款,也应该是八大山人亲自题款的。”

朱秀芳就说,“那还是不能解释,这幅画的题款和风格不相符合的问题哦。”

周夏就说八大山人的风格转变也不是一朝夕的事情,总得有些过度的作品,单纯以题款的年代来确定风格,也不见得就十分正确。反正我是觉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