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89(2 / 2)

野医 面壁的和尚 5549 字 2019-04-22

这是一柄凶器可以想见它当年的威风

想到晨梅还怀着孩子,赵阳怕她们受了影响,忙把松头放进盒子里关上,然后轻轻呼出一口气,郑重地对施诗道:“这个礼物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施诗原先眼中还有一丝留恋和不舍,但听赵阳一说,心中却是一甜,眼皮稍稍垂了垂,微笑道:“这是我们全家的心意,你就收下吧”

由于大部分时间在户外,施诗的皮肤呈现的是健康的小麦色,再加上身形高挑、姿态端正,让人一见就感受到那种军人物有的风采,但现在低眉微笑,就显出了不同往日的温柔婉约,让人看得心中一动,却是别有一番女人的味道。

和那张狼皮不同,安老太自然也明白枪头的意义,于是开口问道:“你叫施诗施全忠是你什么人”

施诗面色一正,道:“那是我爷爷您认识我爷爷”

安老太点了点头:“有过一面之缘这是贡在你家练武堂上面的那只枪头”

施诗眼睛忍不住又看向那只盒子,难掩怀念地道:“是,正是那一只”

安老太呼出一口气,转头看向赵阳,正色道:“收下,还不感谢施家送来的礼物”

这样的礼物,拒绝反而显得失礼,只有用尊重的仪式收下来才会让送的人满意。

于是,赵阳双手托起盒子,弯腰行礼道:“替我向您的家人表示感谢”

施诗则抱拳回礼。

孟学辉等人顿时就感到了一种庄重的氛围

事实上,拜师仪式涉及到门派的传承、知识的延续,从古到今都是一件严肃的事,这也是华夏礼仪重要的组成部分。

现在这种传统大多都已经被丢弃,但在一些地方也重新被拾了起来,而遵循这种传统的行业,反而发展得都比较好,这是因为,怀着尊重、重视、敬畏之心,才会珍惜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才能彻底地融入进去

说了这么一会子话,才发现他们都还站在院子里,等他们行完礼,赵丙星就开口道:“走,咱们别站在外面,都进屋坐下说吧”

施诗一笑,却道:“我还有任务在身,得回去了”

施诗她们的任务现在基本上只是一个形式,但对她们来说,任务就是任务,赵阳等人也不好挽留,所以,还是让她走了。

而等她走后,各大医派的人也陆续赶到了。

第四百四十三章 一副白虎汤救中医

各大医派送上的贺礼相对来说就“专业”得多了,有百年以上的人参、名人字画、玉器、秘方所制的中成药送这个的要“吃亏”了,赵阳拿到手后,仅靠敏感的嗅觉就大体分辨出里面的组成部分及可能的所用份量,当然,配制手法一时半会的还搞不清楚,但只要他愿意,也都不是问题

除了这些,郑黎送的是一份他多年行医的记录稿,这个尤其珍贵,几乎相当于他一生的心血

最先到来的客人都是昨天就到了的,也有一些客人今天才到,比如黄氏正骨的黄华、陈氏飞针的陈顺康、精通儿科的房爱田等等。

在传统的中医派别中,他们都不被认为是一大医派,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这样专精于一类的中医,反而发展得很好,比如黄氏正骨就在中原、关中、内蒙等地建立了专科医院,从黄华算起,都已经有了三代传人;至于陈氏飞针,则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地区发展得很好,养生医馆也开了十几家;房爱田由于精通儿科,很多婴儿的疑难杂症都在他手里得到解决,尤其是一手推拿术广受赞誉,在民间的名声却是要盖过在座的很多人

黄华送上的是由他特制的骨伤药膏,赵阳拿在手里看了看,感受到骨骼稍稍发凉,而肾、肝则有一痒,就知道这种药膏在养骨的同时,还会温养肺肾二经,肾主骨、肝主筋,却是非常正统的方子,一看就知道他们能够发展得这么好,到底是有原因的

至于说里面的成份,赵阳也已经心中有数。

不过,他分辨这些,更多的是和自己得自逍遥子的医术进行对照,搞明白其中的得失。当然,如果有需要的话,他也不介意“拿”来用一用

陈氏飞针送的是一套由陈顺康自己定做的一套针具,外加一座铜人穴位像,对于初学经脉穴位者会很有帮助。

房爱田却是很有意思,送来的是一件由他亲自研究设计的婴儿躺套,让人一看就知道躺在里面就会很舒服,正好再过三四个月晨梅就要生产,却也正好应景

在座的就算郑旭辉这一代,也都有着丰富的经验,自然有共同的语言,虽然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有更深的交流,但大家天南地北的,能够见面交流本身就很难得。

作为记名弟子,今天商年青却是来帮着打下手。

自从知道他跟着赵阳学医,他的地位在十里八村又进一步得到了提升,邻村他看上的女孩的家长也终于松了口,同意他们交往了。尤其知道他今天要来帮着照顾客人,女孩还专门帮他买了一身衣服,就是他现在穿的这件,白色长袖配牛仔裤,下摆扎进裤子里,显得非常精神。

在座的都是一方名医,商年青也不敢乱说话,只是很有眼力,谁缺水马上就过去倒水,来了客人他也帮着收拾安置凳子,这样反而赢得了大家的好感中医这行,本来就不喜欢油滑之人

在帮千金派千金派所宗乃是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而得名的孙正方的时候,他叫住了商年青,问道:“小伙子,你是赵阳的什么人”

商年青跟着赵阳学医后,姓格上就有了明显的变化,原本的浮躁之气少了很多,而因为赵阳的医术及在村民心目中的地位,他也不会见到客人后说不出话,听孙正方问话,他就不卑不亢地回答道:“我在跟着他学医。”

孙正方面容表情不变,问道:“他是你师父”

商年青老实地回答道:“还不是。赵阳哥只是指点我学医,他满意了才会收我入门。”

孙正方知道赵阳在未拜安老太为师前就有着很高明的医术,却也未对他收徒感到诧异。现在见赵阳的作法很周正,就点了点头,问道:“你现在都跟着他学什么”

商年青回答道:“现在赵阳哥让我读千金方和神家本草经”

孙正方更加满意,他授徒也是从经方和草药学入手,然后再学医理,像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等,就能进行实证,却是非常稳妥,于是对赵阳的年轻也就不是太在意了。

到了十点半左右,冯延寿打来电话,说是车已经快进齐水了,安老太少有的神情激动,沉吟了一番,道:“赵阳,你跟我去迎一下吧”

听到这个消息,在座各大医派的人也都站起身,说要一起出迎。

他们之所以做出这个反应,不仅仅是因为冯延寿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