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允许失败,鼓励冒险: 明确告知受资助者,基金允许并期待失败。探索未知本身就是冒险,没有失败,就没有真正的突破。考核的指标不是发表了什么论文,而是过程中产生了哪些新的思考、新的方法。
4.营造交叉融合社区: 定期组织受资助的科学家们(可能来自物理、生物、化学、计算机等不同领域)进行跨学科学术沙龙,鼓励思想碰撞,催生原创火花。
消息一出,在中国学术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许多科学家将信将疑,认为这过于理想化。但首批经过严格筛选的资助名单公布后,人们看到了王钦的决心。名单中既有已在国际上有一定声望、希望挑战更前沿问题的中年科学家,也有名不见经传、但思想极为活跃的年轻博士后,甚至还有一位致力于用全新理论解释宇宙暗物质的“民间科学家”。
基金的评审委员会由国内外公认的、有远见且公正的科学家组成,王钦本人不干预具体评审。一位获得资助的年轻生物学家激动地说:“这就像雪中送炭,不,是给了我们一片可以自由耕耘的土壤!我终于可以去做那个一直想做但被认为太‘天方夜谭’的课题了!”
“未来探索基金”的设立,如同在相对浮躁的科研环境中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它可能短期内看不到回报,甚至大部分投资会“打水漂”,但王钦相信,只要支持了足够多的优秀大脑去自由探索,其中只要有一两个能取得突破,其带来的价值将是无法估量的。这个科学家的“梦工厂”,正是王钦用财富为民族未来埋下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