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元老的忧虑(2 / 2)

负责生产体系的老刘叹了口气,语气激动:“我说哥几个,你们发现没有?王总现在开口闭口就是‘制度’、‘流程’、‘评估’,还请来一堆外面的洋专家。咱们当年跟着他打天下的时候,讲的是义气,是信任,是敢打敢拼!现在倒好,弄个什么评估中心,把咱们像大学生一样考来考去,这算怎么回事?”

“是啊,”主管后勤的老张附和道,“还有那个什么‘互补型团队’、‘职业经理人’,意思是不是说,咱们这些老家伙跟不上时代了,该给那些喝过洋墨水的年轻人让路了?周锐那小子,才来几年?现在风头都快盖过周浩了!”

资历最老、现已退居二线担任顾问的孙老爷子,敲了敲桌子,语重心长地说:“都少说两句吧!王总有王总的考量,华创现在这么大摊子,不比当年了。但是……”他话锋一转,压低了声音,“咱们也得为自己想想。这江山,是咱们流血流汗打下来的。现在要讲‘制度’,那咱们这些人的位置、咱们么‘清洗’,怎么办?”

忧虑的核心,在于利益和安全感。元老们担心新的选拔机制会打破基于资历和忠诚的既有秩序,担心自己及派系的人马在新格局下失势,更担心王钦的“制度化”最终会演变成“去元老化”。

这种情绪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工作。在一些需要元老们支持和配合的跨部门项目或流程改革中,出现了消极应对甚至暗中设障的情况。一种无形的隔阂,开始在王钦与部分共同创业的老兄弟之间滋生。

王钦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变化。他深知,元老们是华创的功臣和宝贵财富,他们的忧虑必须被认真对待和妥善化解,否则“启航计划”将寸步难行。他不能简单地用权威压服,更需要用智慧和情感去疏导。如何平衡改革的需要与元老群体的情绪,成为摆在他面前的一道棘手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