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大的庆功宴上,华灯璀璨,欢声雷动。王钦端着酒杯,望着台下那一张张因激动而泛红的脸庞,看着那些曾与他一起在车间熬夜、在客户处据理力争的老部下,心中百感交集,既有成功的喜悦,更有一路走来的艰辛回味。这时,李副总端着酒杯走了过来,他脸上的表情复杂,但眼神中多了几分真诚的敬佩:“王总,我……我得承认,还是你眼光长远,沉得住气。要不是咱们之前咬牙投入研发,把产品打磨到位,没有在低端价格战里纠缠,绝对拿不下今天这个单子。我服了。”
王钦与他用力地碰了一下杯,发出清脆的响声,他并没有流露出任何得意,反而语气恳切:“李总,功劳是大家的,是每一位华创兄弟姐妹用汗水和心血拼出来的。你说得对,传统业务,硬件制造,是我们华创安身立命的根基,是饭碗,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必须越做越精,越做越强。只是,”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喧闹的会场,似乎看向了更远的地方,“我们在低头踏实走路、守住根基的同时,也得时不时地抬头看看天啊。看看路的方向有没有变,看看前面是不是有新的岔路口。”
李副总听着,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但眼神中少了几分以往的固执,多了几分审慎的思考。
“金税工程”的成功突围,像一剂效果强劲的强心针,让华创这艘一度因内部分歧而略显摇摆的大船,暂时驶入了一片风平浪静、动力充沛的水域。然而,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并没有消除王钦内心最深处的焦虑。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传统业务的成功,本质上是在为他和华创布局未来,赢得更多宝贵的时间、更宽松的财务空间以及更稳固的大后方。真正的挑战,那片充满了未知、机遇与巨大风险的互联网海域,依然迷雾重重,而他派出的“先锋艇”——上海的“星火科技”,正航行得异常艰难。
“星火科技”模仿国外模式开发的中文电子邮箱和网址导航,用户增长缓慢得令人心焦,远远达不到形成网络效应的临界点。团队尝试的几个小型收费项目,如企业邮箱租赁和网页制作服务,在市场极不成熟的情况下,应者寥寥,收入微薄,根本无法覆盖日益增加的服务器带宽和人力成本。徐志刚投入的两百万天使资金,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耗。王钦每隔几周收到的报告,都让他眉头紧锁。如何将华创在硬件制造、行业客户资源、品牌信誉等方面的传统优势,与互联网去中心化、快速迭代、用户体验至上的新逻辑相结合?如何找到那条既能发挥自身长处,又能切入未来趋势的切实可行的转型路径?这依然是横亘在王钦面前,最核心、也最棘手的战略课题。
庆功宴的喧嚣与荣耀终将散去,当王钦独自回到安静的办公室,窗外是深圳不夜的繁华,他再次打开了那台能够连接全球网络的电脑。屏幕上,浏览器缓缓加载着硅谷最新的科技新闻,那些关于融资、收购、用户暴增的故事,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他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
探索,还必须继续。而且,必须更快,更有效率。他知道,留给华创从容转身的时间,并不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