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他给林晓霞写了一封长信。不同于以往只谈工作,这次他详细描述了火灾后的艰辛、研发主板的狂喜、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在信的末尾,他写道:“晓霞,这些年,辛苦你了。没有你在后面的支持,我可能撑不到今天。等这边局面再稳定些,我想接你来深圳看看。这个城市,充满了机会和挑战,或许……也会有我们的未来。”
信寄出后,王钦有些忐忑。几天后,他收到了回信。林晓霞在信里照例详细汇报了东北的工作,然后,在最后一段,她写道:“王钦哥,你的信我反复看了很多遍。深圳很远,也很陌生,但我愿意去看看。只要……你需要我在那里。”
没有华丽的辞藻,但那份沉静的愿意和毫无保留的信赖,让王钦的心瞬间被填满。他立刻打电话到东北公司,找到了林晓霞。
“晓霞,信我收到了。”王钦的声音有些沙哑。
“嗯。”电话那头传来林晓霞轻轻的声音。
“等我处理好手头的事,就去接你。”王钦说。
“……好。”
无需多言,一切尽在不言中。王钦开始积极为林晓霞来深做准备,租房子,置办家具,并计划让她负责公司的财务和内务。
然而,就在他准备动身回东北接人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政策消息打乱了他的计划:国家发布了关于加强对电子计算机及其配件产品进口管理和质量监管的通知,同时鼓励国内自主创新。王钦敏锐地意识到,这既是挑战,更是巨大的机遇,必须立刻抓住这个窗口期!
接林晓霞的计划不得不暂时推迟。他打电话向她解释,语气充满歉意。林晓霞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轻声却坚定地说:“工作要紧。我等你。另外……如果需要东北这边配合申请什么材料,告诉我,我来准备。”
她的理解和支持,让王钦既愧疚又感动。他再次全身心投入到新的战斗中。但这一次,他的心中是踏实的。南国的天空下,一份历经岁月沉淀的情感,终于悄然落定,化为彼此前行路上最坚实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