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说的是公孙恭早年因病失去生育能力,后来病虽然治好身体却越来越虚弱,加上没儿子没有奋斗动力,所以直接选择了摆烂。
老子连儿子都没有,为谁辛苦为谁忙啊,不躺平摆烂还能干嘛?
换作平时,躺平也没什么,但现在司马懿打来了,而且势如破竹的眼看就要打进辽东郡治襄平城了,再不想办法就要成俘虏了。
公孙恭既不想做俘虏又没有好办法,索性直接甩锅,将太守之位让给已经成年的侄子公孙渊,跑到后堂享福去了。
公孙渊临危受命接过指挥大权,然后便开始部署御敌事宜,首先命大将卑衍加固襄平城防,做好死守准备,其次率军出城在辽西边境与襄平之间建立堡垒,准备节节抵抗有序撤退,借此消耗司马懿的时间,最后又派秘密部队往山中运送粮草物资,做好城破之后打游击的准备。
公孙渊始终相信,有刘备这个大敌威胁,曹魏不敢在辽东耗太久,若发现久攻不下肯定会撤军的,所以便决定采用拖延战术将司马懿拖崩。
想法虽好但却忘了他面对的是司马懿,是用兵风格不动如山,侵掠如火,除了诸葛亮打谁都是速战速决的冢虎司马仲达。
司马懿已从校事府口中知道了公孙渊前往江陵求助的消息,通过江陵传回的信息大概判断出了公孙渊的应对策略,因此面对公孙渊的防守并未着急进攻,而是在徒河休整的同时派出使者前往丸都山城联系高句丽王,请高句丽出兵南下,与他共同夹击公孙渊。
高句丽建国至今已历十代,目前在位的君主是山上王高延优,在位期间平定叛乱,迁都丸都山城,又接纳辽东难民扩充实力,是位比较有作为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