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圣旨(1 / 2)

时间线转回加冕仪式的那天,狄奥多尔翻开霍尼亚提斯递来的册子,满噹噹的圣旨文风让他惊讶不已。

儘管和中式圣旨有些区別,但味道都差不多,而且该有的借古喻今,未来展望和新政措施都和他之前要求的別无二致,真不愧是担任歷史学家且做过皇家书记官的霍尼亚提斯,只有他才能写得如此对味。

他清了清嗓子,借著看过的古装剧念圣旨的片段缓缓开口,当然开头是没有什么“奉天承运皇帝,詔曰”的:

“万军之耶和华以六日塑造天地,其天曰伊甸,其地曰逃城,人者本为神之造物住於伊甸,皆因违逆神命贬至逃城,赎以一世之罪方可归还。谓神者实为万物之主,世人之父也,面对罪人皆未直墮火湖蒙受万世之咒而欲劝其悔改,此为大爱。

我罗马者原为西部之国,东盪波斯,北抵莱茵,西占半岛,南制埃及,硕大地中海者皆为罗马之內湖,是可谓外皆震慑降附之族,內无妄为乱政之贼,威震四海。然其民久曾不知神之恩惠,非但甘受撒旦蛊惑诬杀神子耶穌,平日亦沉溺杀戮,背叛,褻瀆之能事,现今作古百年有余,夷狄荒蛮之族占由其旧土祸乱一方,正谓之天命所归也。

然,蒙万军之耶和华,神子耶穌与圣灵庇佑,罗马之国並未就其溟於尘土,皆蒙神之期许都海峡之城君士坦丁堡,並借神之权柄以上帝国度之名开万世之治,天下万民也皆皈依正途,扬神之教诲行神悦之事,弃荒蛮之俗蔑无善之德,天下治焉。”

这整整两页的部分都是在论证基督教的诞生以及罗马帝国的变迁,很好的照顾了市民的宗教情结。

狄奥多尔一字一句地朗读这些文字时就感觉心中有股力量宛如气运丹田丝毫不感到疲惫,见台下的市民听得津津有味他也將册子往后翻,可接下来的就是些不太好听的事了:

“神子曾曰:『我今日来不为和平而为刀兵』,其意为神之名必受撒旦嫉恨,罗马之国为捍神之圣名也將永世同其死战。百年间,虽假神之盛怒连破萨拉森,保加利亚,罗斯,佩切涅格,突厥之兵威亦击杀甚眾,然古言谓家贼难防,纵前线將士明武安邦也难当歹恶贼人暗刃祸民,以至今日落得外敌不能御,內祸不能防,兵疲敝,將怯懦,民孱弱,君昏聵之惨状,时今忆之城破之辱仍令朕不知所言,唯有涕零嘆惋不已。”

这段文字占的排版略少些,只有一页半,內容是从630年左右的阿拉伯人入侵到昨天十字军攻破金角湾的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