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两点,星城广场问题墙前站满群众,值守志愿者将当日所有“红转绿”项目更新在墙上,红绿相间的记录被摄影师拍下传至政务大厅大屏幕。李一凡站起身来走近墙边,看着群众代表签名的字迹,语气平静:“这一轮不是整改,是生死线。谁敢拖,就不是撤岗,而是封口。”
下午三点,湘南交警部门完成财务流向梳理,补充影像已上传。群众代表扫码确认,每一笔款项时间点明确标注,连夜补签收据图像。潇北园区监测复检数据同步上传,污染指数回归合格标准,公众页留言点赞超四千条。岳州扶贫反馈问题,短信与入账时间差被界定为“技术延迟”,由运营商发函说明,最终以“信息滞后”结案处理。
四点整,陈晓峰走进督查室,站在红绿图前,深吸一口气:“全部绿了。”话音刚落,数据墙上弹出“最新一批处分通报”,群众签字同步弹出,并附影像资料。“开始制章程,”李一凡道,“这一套做法,从明天起,转常态执行。”
晚上六点,省府官网挂出《第二轮问责结果清单(终版)》,群众代表制度与问题墙机制首次被纳入行政程序流程。《潇湘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三十六小时终局:绿单背后的速度与分量》,评论区火速破万,留言有感慨,也有提醒:“绿单不等于终点,制度才是起点。”
夜里八点,星城灯光渐暗,只有省政府八楼调度室仍亮着。陈晓峰靠在椅背,闭目十秒,又睁开,转身对秘书说:“通知各市州,明日召开群众代表常态轮换制度协调会。”秘书低头记录。手机弹出短讯:“红单归零,制度归位。”
广场上,一名女孩站在墙前,将自己签字的绿单拍下发到朋友圈,配文:“第一次觉得,这个国家真看得见我们。”
楼群间,电子屏同步滚动:“问责墙,日日照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