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压力下的较量(2 / 2)

签中答题的正是来自岳州的基层干部马远志。他语气顿了一秒,然后答道:“制度不是为了装饰,而是拿来用的。我们能不能用得好,关键看有没有不怕死的责任链。”全场一静,随后爆出掌声。

但李一凡知道,仅仅靠几个回答是不够的。他手中握着一个还未发布的通报文件,里面列着全省试点过程中发现的十项“样式主义陷阱”,每一条都指向部分市县在应对改革压力中的虚假应付、半吊子落实。

下午两点半,督导组组长、政务院监察局副局长郁中礼秘密约见李一凡,在会议中心西侧的会议室中,两人对坐无旁人。郁中礼开门见山:“你这次搞得很猛,几家单位已经上书说你‘杀威太重’。”李一凡轻笑,“如果这都受不了,以后真到中枢岗位,怎么扛得住全国的摊子?”

郁中礼沉吟片刻,掏出一张折叠纸条:“这是南江几个厅局级单位交来的内部反馈,他们请求将‘上墙问责’适度转为‘备案式检讨’,你怎么看?”李一凡接过纸条扫了一眼,淡淡道:“他们想摸鱼我不拦,但不要想借改革浑水摸鱼。谁怕上墙,谁就离开试点。”

到了傍晚,星城灯光亮起,整个会议中心再次陷入忙碌。次日的第四轮观摩已锁定湘南、潇北、滨江、嘉陵四市,尤其嘉陵被外界称为“整治难点”。陈晓峰刚走出调度厅就被李一凡叫住:“通知嘉陵,今晚八点前提交过去六个月的财务审计底稿,必须人工手抄两份,一份上墙,一份留档。”

夜色中,几辆挂着外省车牌的中巴缓缓驶出星城市界。江淮考察团领队在车内拿出记录本,写下最后一句:“问责上墙不是作秀,而是李一凡亲手打造的体制压力器。”

与此同时,位于星城东北的某园区一栋办公室内,一位市纪委干部望着墙上的地图轻声说道:“试点还在继续,真正的淘汰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