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交卷之后第三轮前夜(1 / 2)

问责会的三天交卷通报一挂网,星城的广场彻底沸腾。绿单一夜之间贴满了问题墙,像一面整齐的奖牌阵,把那几张仅剩的红纸包裹得无处躲藏。人群涌到墙前拍照、扫码,甚至有人拿着激光笔对着某些项目打圈,说这是“下轮盯防”。广场的风里带着秋意,灯光照着那些签名,让人一眼就能看见是谁兑现、谁还欠账。

李一凡站在省政府小礼堂的窗前,看着广场上的人群没有散去,才缓缓转回身。他把当天整理出的《第二轮问责清单》重新翻了一遍,合上文件,指着桌上的白板说:“这些流程不要拆掉,直接固化成制度,报省政府常务会审定,周五前上网公示。”

陈晓峰点头,把时间线写在白板角落,留出一格写着“培训班启动”。他知道,这意味着群众代表制度要常态化,下一轮问责已经不再是临时动作。

晚上八点,省委召开的例行碰头会依旧在星城进行。赵建国一开口便说:“四九城已经来电,明确让我们总结经验,准备在部分兄弟省推广。”李一凡点点头:“先把流程和数据打包,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操作手册。

群众代表制度要有标准,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让人挑出漏洞。”许宏志补充:“组织部已经把‘绿单数量、群众满意率、按时销号率’列入干部考核权重,明年初就能看见效果。”

会后,李一凡没有急着回办公室,而是把几位分管副省长留下来单独谈。他指着调度室的实时数据大屏,说:“第二轮虽然全绿,但还有三类问题暴露出来:一是并联审批还不够顺畅,有的处室多盖章仍然拖延;二是部分县区报表和现场脱节,需要继续用技术手段盯紧;三是群众参与度高了,但代表轮换率不够,容易形成固定人群。”他停顿了一下:“下一轮,必须解决这些短板。”

凌晨时分,督查室依旧亮着灯。陈晓峰带着骨干们梳理三天来的日志,一页页核对群众签名与整改时间,标出几个“卡点”案例,准备次日向李一凡汇报。

王平推门进来,手里拿着几张暗访照片:“书记交代的夜查结果都在这儿,两个县区现场整改虽然快,但有一处存在‘突击施工’嫌疑,材料验收不达标。”陈晓峰皱眉:“把报告留底,直接列入第三轮重点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