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后,陈晓峰连夜召集起草组,把常委会的决定写进流程方案。第二天,方案正式下发到各市州,要求所有干部提前到省里报到,携带完整资料和签字表,随时接受抽问。各地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电话声、打印机声、脚步声在办公室里此起彼伏。
株洲一名分管副区长凌晨两点还在会议室修改材料,他对身边的科长说:“宁可今天熬到天亮,也不能明天出丑。”岳州的市长亲自坐镇调度中心,盯着每一条进度数据。湘南园区的主任把办公桌搬到监控大厅,直接和工程师一起值夜班。
问责会前一天晚上,星城的广场上聚集了大量群众,媒体的直播车早早就位,镜头对准那面红绿交织的问题墙。主持人一边介绍流程,一边采访群众,有人说:“希望明天能看到真答复,不要推诿。”有人说:“这面墙让我们看见干部的速度,也看见谁在掉链子。”
深夜,省政府八楼灯火未熄。李一凡站在窗前,俯瞰广场上的人群和灯光,目光沉静。陈晓峰走进来,递上一份最新的统计表:“绿色占比已经达到九成,但剩下的一成集中在难啃的骨头。”李一凡看了一眼,缓缓说:“明天先把这几件放在第一轮抽问,让全省看见,难题也要有人扛。”
凌晨时分,调度室的屏幕还在闪烁,值班干部一边刷新数据,一边给各地打电话催促更新。外面的夜风把旗帜吹得猎猎作响,绿单在风中晃动,红纸显得格外醒目。
第二天一早,问责会会场布置完毕,旁听席座无虚席,媒体的摄像机一排排架好,聚光灯照得主席台亮如白昼。干部们陆续走进会场,很多人手里还攥着厚厚的材料,额头渗出细汗。气氛像拉满弦的弓,所有人都在等那一声发令。
李一凡准时走上台,环顾全场,声音铿锵:“今天不只是汇报,而是兑现。群众在看,媒体在看,全省都在看。谁拖延,谁推诿,谁答不出,就请当场签字认账。”会场一片寂静,只有记者的快门声此起彼伏。随着第一名代表抽出签号,全场屏息,第二轮问责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