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大会宣讲,声震全省(2 / 2)

后排的基层代表眼眶有些湿润,忍不住鼓掌。李一凡顺势加了一句:“我们消除了绝对贫困,但不能消除斗志。下一步要把更多资源投向乡村振兴,把产业和就业留在本地。”

报告进入生态环保章节时,李一凡语速加快:“地表水优良率达到93%,14个市州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长江干流潇湘段水质优于Ⅱ类标准。我们不是简单关停,而是靠科技治污、靠系统治理,让绿水青山成为潇湘竞争力。”会场响起一阵掌声,环保口的干部脸上露出罕见的笑容。

当宣读到“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部分,李一凡的声音充满力量:“凡星创新体系研发投入占全省研发总投入的三成以上,中微项目实现5纳米刻蚀机国产化突破,星城超算中心AI性能排名全球前十。我们的目标,是让潇湘成为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和创新高地!”台下的年轻科研人员代表情不自禁地站起来鼓掌,掌声久久不散。

报告最后是2021年的任务展望。李一凡把语调压得更沉:“明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要把经济增速保持在7%以上,要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要推动中部地区与珠三角科技协同,要让群众看到更多绿单和好消息。”

他顿了顿,环顾会场:“干部要有压力,也要有荣誉。跑得快的,要让群众看见;落后的,要让群众指出。潇湘已经站在新的起点,不允许再往后退。”

话音落下,会场响起长时间的掌声。许多代表起身鼓掌,记者纷纷举起相机捕捉这一幕。旁听席的群众代表笑着说:“听完有底气,知道明年还能提问题。”

散会后,大厅里人声鼎沸。各市州代表围着报告稿讨论,有的直接拍照发到本地干部群,有的已经在盘算如何把“红黑榜”和“绿单表彰”在县里落地。陈晓峰站在门口,看着一批批代表走出会场,心里第一次感到这份厚重的报告不仅是文字,更像一根鞭子和一面旗帜。

当晚,省电视台黄金时段完整转播了李一凡的报告。星城的大街小巷,饭馆和候车厅的电视都亮着屏,群众边吃饭边看直播。有人感叹:“这个省长敢把问题说出来。”也有人说:“明年不怕事拖了,有墙盯着呢。”

李一凡回到办公室时已是夜里十点。他站在窗前,看着广场上依旧亮着灯的问题墙,红纸和绿单在夜风里一起晃动。陈晓峰走进来,把媒体舆情汇报递给他:“好评率接近九成,群众留言最多的是期待明年扩展问责会覆盖范围。”李一凡点点头,目光落在那片红绿交织的墙面上,低声说:“既然群众盼,就让这面墙越建越牢。”

星城的夜静下来,但全省的电话会议一场接一场,各地已经开始研究如何落实报告里的承诺。干部们心里都明白,报告宣读完不是结束,而是另一场竞速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