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黑榜初现,官场震动(1 / 2)

汇报过去已近半月,潇湘的秋意渐浓。星城街头的树叶被秋风吹得簌簌作响,夜雨未干的石板路反射着微光。省政府大楼从清晨起便灯火通明,值班干部们脸色紧张,知道今天的常委会不会平静。李一凡已经提前召集组织部、纪委、发改委等几位关键厅局负责人,准备对“黑榜”制度做最后的拍板。

八楼小会室的空气凝重,桌上摊着厚厚的暗访报告。陈晓峰神色冷峻,先开口道:“过去半个月,全省累计红卡六十三张,涉及干部五十七人。其中十二人连续两次红卡,占比达到百分之二十。这十二人分布在政务大厅、口岸、工业园和园区管理单位,全部是群众接触最直接的岗位。”

他把名单一一念出:“岳西政务大厅主管张某,湘南口岸班长李某,澧州机房负责人周某,怀化新区协调员赵某,常德港区备案主管王某,株洲新区抽签组长刘某,湘北政务大厅副主任黄某,衡阳口岸业务员陈某,岳州港区广播员谢某,娄底工业园安监科长杨某,永州政务大厅值班员蒋某,邵阳园区审批组长周某。”

赵建国翻过名单,目光如刀,声音压得低沉:“今天必须定规矩。红卡是提醒,但改不掉就要有后果。黑榜不是吓唬,而是警告。十二人今晚公告,明早上墙。群众代表签字复核,媒体全程公开。干部要清楚,红纸能擦,黑榜难抹。”

王平把纪委的意见摆上桌:“纪委建议,连续两次红卡的干部,必须停职学习,三个月后复评。连续三次红卡的干部,直接调整岗位,降格使用,避免继续占位。尤其是代签、日志篡改、抽签作假这类恶性问题,必须点名通报,不能含糊。”

财政厅长周德兴面露犹豫:“书记、省长,这么多人停职,基层会不会人手不足?一些窗口和口岸岗位每天都有业务量,临时替补能不能顶得上?”

李一凡冷冷扫了他一眼:“缺人可以补,责任不能缺。干部不是拿来凑数的。如果有人连连续两次红卡都逃不掉,就说明他根本不适合这个岗位。我们今天要保护的,是那些真能跑、真能干的干部,不是替侥幸买单。”

许宏志把《黑榜实施细则》放到桌上:“组织部已经拟定流程:名单上墙,干部当众认领责任;群众代表逐一点评;媒体报道同步刊发。黑榜干部必须当面宣读检查,并在群众监督下离岗学习。整改期三个月,结束后重新考核。群众代表的意见将直接计入考核分数,谁敢轻视,就是自毁前程。”

赵建国最后拍板:“今晚七点,名单上墙。明早群众代表签字复核。任何拖延,直接视为顶风违纪。”

——

当晚七点,星城省政府广场聚满了人。问题墙前,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把十二张黑榜贴在红纸旁边。黑色粗体字格外刺目,每一个名字后面都标着“连续两次红卡”。群众代表在一旁逐一签字确认,有人冷声点评:“黑榜不是吓唬,是警醒。”

市民们指指点点,议论声不断。有人叹息:“脸丢大了,以后到哪都说不清。”有人拍手称快:“干部怕丢脸,群众才安心。”有人冷笑:“以前承诺写‘尽快’,就是糊弄我们,现在终于要付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