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常委再压阵(2 / 2)

李一凡抬起头,声音坚决:“成绩不是掩盖问题得来的。干部怕曝光,是怕群众监督。今天不点名,明天中央一旦问到,那才是全省的耻辱。点名不是抹黑,而是正视。我们敢说错在哪,才配说改到哪。”

组织部长许宏志立即接话,把一份最新名单递上去:“根据暗访和群众反馈,我们更新了三类人选:可复制的二十三人,全部在群众秒表下表现稳定;可培养的三十五人,态度端正但短板明显;可调整的八人,重复出错,群众意见集中。组织部建议,汇报前,八人暂时待岗,不影响流程运行。”

赵建国扫过名单,点点头:“就按这个执行。汇报不是唱赞歌,是打硬仗。干部要经得起秒表,就经得起全国的眼睛。”他顿了顿,补充道,“会后把名单公开挂在内部网,让所有人心里有数。”

会后,常委们三三两两走出会场。走廊里议论声低沉:“这回是真不留情面了。”有人摇头叹气:“李一凡这刀下得太快。”另一人冷笑:“再快也是中央的节奏,他只是照搬。”

陈晓峰快步跟上李一凡,小声提醒:“省长,舆论场上已经有人说潇湘‘杀鸡儆猴’,怕影响干部情绪。”李一凡脚步未停,淡淡一句:“怕群情的干部,配不上干部两个字。留得下来的,才是真金。”

当天下午,潇湘日报推出特别版《秒表下的干部》。头版标题写得直白:错了敢晒,改了敢认。文章配上岳州、衡山、星城三地的暗访短片,群众代表的签字和口述一字不改。评论区热闹非凡,有人点赞:“第一次看到干部的错误原原本本上报,还能在群众墙上复盘。”也有人质疑:“是不是走极端了?”但高赞留言只有一句话:“怕监督的干部,还能要吗?”

夜幕降临,省政府大楼依旧通亮。赵建国把三地的联排短片看完,转头对李一凡说:“明天的汇报,就放这些,不加解说,让数据自己说话。”李一凡点头:“书记讲为什么改,我讲怎么改,群众讲改得怎样。三张脸,三条链。”

深夜,陈晓峰守在指挥间,最后一次校对材料。墙上滚动的承诺复盘栏里,多出几行字:岳州“备用与校验同频在线”;衡山“热备自检两次广播”;星城“旁路见证群众轮值”。签名、时间戳、口述视频并列在屏幕下方,像一枚枚钉子,把制度钉进现实。

李一凡走进来,站在他身后,语气低沉而坚定:“明天,是潇湘的答卷,也是我的答卷。怕不怕,不是问题。敢不敢,才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