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暗流涌动,考核前的绷紧(1 / 2)

九月下旬的星城,空气湿润,连日的秋雨让省政府大楼外的广场泛着水光。大厅里,问题墙前的人流比往常更多,群众代表、企业代表、媒体记者混杂在一起,目光聚焦在那块不断闪烁的电子屏幕上。

屏幕顶端的“全省倒计时总榜”赫然在目,几条红色警示条让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压迫感。省里刚经历过暗访组的三地考察,反馈材料还在汇总,月底的中央汇报越来越近,每个人心里都绷着一根弦。

省委书记赵建国这几天的神情愈发凝重。他在常委小会上直言:“这次中央点名要看潇湘的改革,不是看我们写得多漂亮,而是看制度能不能自己跑得动。

月底汇报,谁敢出纰漏,就是给全省抹黑。”这句话像重锤一样落在每个常委心头。大家心知肚明:这是一次不能出错的大考,若通过,潇湘将树立样板;若失败,责任追究从上到下一个都跑不了。

李一凡几乎每天都泡在指挥间。他要求陈晓峰和暗访组一起,把三地发现的问题拆成流程图,再细分成“三件套”——必填项、双签制、旁路见证。每一项都必须在省内推广落地,哪怕熬夜,也要在汇报前形成完整闭环。

陈晓峰带着团队连续几天没有休息,眼睛布满血丝,却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心里明白,这是省长交给他的硬任务,也是他自己在仕途上的一场硬仗。

与此同时,干部内部的分化更加明显。年轻干部大多兴奋,觉得群众秒表让自己有了“护身符”,做事不怕被推责,倒觉得干劲更足。但不少老资格却心怀抵触,私下抱怨:“群众天天拿秒表盯着,干部还怎么放开手脚?”组织部长许宏志暗暗派出考核组,悄悄记录下这些议论。

李一凡要求:“把态度写进考核,谁怕群众,就说明他不适合新机制。”许宏志点头,心知这份考核名单,很可能会成为年底人事调整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