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群众签字常态化,干部战队分明(2 / 2)

下午两点,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群众签字常态化问题。陈晓峰汇报数据显示,过去三天群众签字累计三百二十一次,采纳比例超过六成。财政厅一名副厅长提出担忧:“群众意见外行,干部容易陷入被动。”话音刚落,会场气氛骤然紧张。

李一凡环顾四周,语气冷峻:“制度不是为了干部轻松,而是为了群众放心。怕群众签字的干部,不是怕麻烦,而是怕问题暴露。”他的声音如重锤落地,让不少人低下头,不敢再辩。

会后,干部分化愈加明显。年轻干部在茶歇间低声议论:“有群众签字,反而保护我们,不怕上面追责。”而部分老资格干部则私下抱怨:“天天签字,天天监督,早晚出岔子。”

陈晓峰听在耳里,心中明白:李一凡推动的,不只是制度革新,更是干部队伍的重新洗牌。愿意接受监督的会留下,不敢面对群众的终究要被淘汰。

傍晚,潇湘日报头版刊登报道《群众签字成为制度留痕》,文章指出这是权力透明化的重大突破;与此同时,江淮媒体则讥讽称:“潇湘过度依赖群众,干部或被架空。”

两地媒体报道形成鲜明对比,引发全国范围的讨论。社交平台上网友热议:“潇湘是真刀真枪地改革,不是喊口号。”另一方则担心:“群众意见是否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舆论激烈交锋,使潇湘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

晚上八点,门户首页挂出三地整改进度图。岳州的备用队伍名单已公布,群众代表签字确认;衡山口岸新增整改电话,群众签字“知情”;星城高新区夜检抽查名单公布,群众签字“报名”。三张照片并列展示,评论区出现一句高赞留言:“字写在墙上,信写在心里。”

夜幕降临,省政府大楼依旧灯火通明。李一凡坐在办公室,翻阅最新舆情分析。陈晓峰走进来汇报:“省长,干部分化很明显,一部分支持,一部分抵触。”

李一凡合上文件,语气沉稳:“群众签字常态化,就是要逼干部选边站队。九月省委评估权责一体化时,示范区必须拿出真成效。谁能接受监督,就留下;谁不敢面对,就退出。”

深夜,大厅的问题墙前仍有人停留。群众签字区已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有的工整,有的潦草,但每一笔都带着真实的力量。值守干部站在一旁,看着那一排排签名,心中五味杂陈。李一凡透过窗户凝望这一幕,缓缓说道:“群众的字迹,就是制度最硬的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