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啊,朕心里很清楚你此刻的想法。但朕还是忍不住要问一句,你的身体状况难道真的已经到了如此糟糕的地步,短短数年之间就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吗?”武天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难以置信和深深的忧虑。
他实在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一个正当壮年、精力充沛的人,怎么会突然之间生命垂危呢?这不仅让他感到震惊,更让他对这位老臣充满了关切之情。
先帝在世时,曾经特别叮嘱过武天策,楚氏、罗氏和苏氏这三大家族,对武氏的忠诚是与生俱来、深入骨髓的。他们的祖辈们就开始跟随武氏南征北战,一同打下这片江山。这份情谊,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坚如磐石。
“不错,大约便是三至五个月罢了。想当年,那支冷箭着实令我身受重伤啊!陛下,老臣一生征战,如今已至风烛残年了,只希望陛下能守护好这万里江山。南昭对我大武的野心从未消减,当年先帝与我在中军大帐中曾言,应先平定东部,再稳固西部,待南方安定后,便可挥师北上,或者先平定北方,再攻打南方。如今东境已然太平,西境战火也难以燃起,局势大体稳定。我兄长在南境镇守,基本无甚大碍。那么,陛下究竟是决定北战,还是南攻呢?依老臣之见,不妨再等个三五年,待时机成熟,便可兵分两路。北路以百里洲为主帅,谢辅为副帅,罗贤侄为中将大将军,郑家长子为前先锋官,共同统领十九万大军。南路则相对简单,留王与汉王同时领兵朝南境进发即可。届时,兄长想必仍是威震天下的王爷。此外,东营也需立刻赶赴此地。”楚怀仁边说边指向一个地方。
武天策听着楚怀仁的话,神色凝重,陷入了沉思。许久,他缓缓开口:“怀仁,你的谋划朕记下了。只是这战事一起,生灵涂炭,朕实在不忍。”
楚怀仁咳嗽了几声,强撑着说道:“陛下仁心,可这天下之势,容不得我们妇人之仁。南昭与北方诸部对我大武虎视眈眈,若不主动出击,日后恐有大患。若是将来蛮族一统建立本那真是大难。”
武天策微微颔首,表示同意,他的目光逐渐变得坚定起来,仿佛已经下定了决心。他凝视着楚怀仁,缓缓说道:“你所言甚是,朕会慎重考虑的。只是,你的身体状况实在令人担忧啊……”
楚怀仁连忙摆了摆手,微笑着打断了武天策的话,“陛下无需忧虑,老臣这把老骨头虽然不中用了,但为大武效力,乃是我毕生之愿。只要能看到陛下早日实现先帝的遗愿,让天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老臣就算是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武天策心中一阵感动,他紧紧握住楚怀仁的手,说道:“你放心,朕绝不会辜负先帝的嘱托,也绝不会辜负你们这些忠良之士的期望。”
楚怀仁感激地点了点头,接着说道:“陛下,有件事情还望陛下应允。关于我的身材之事,还请陛下暂时不要告诉启安,因为他的大婚之日即将到来,我不想让他为此分心。此外,老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陛下不要让启安上战场。这不仅是我这个做叔叔的一点私心,也是为了大武的未来着想。”
武天策沉默片刻,最终还是答应了楚怀仁的请求,“好吧,朕答应你。启安是大武的栋梁之才,朕自然会好好保护他。”
楚怀仁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向武天策行了个礼,“多谢陛下!老臣先行告退了。”说罢,他转身缓缓离去,背影显得有些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