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曹操:我昂儿早亡?六岁的丕儿继位?(2 / 2)

建安十三年的时候。

曹丕就已经被金榜用“太子”来称呼了。

说明当时曹昂已经没了!

不然“太子”绝对轮不到曹丕身上……

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也就是说。

曹昂在建安十三年之前就已经去世了!

想到这里。

曹仁、夏侯惇等人直接傻眼了……

卧槽?!

他们的大公子竟然死的那么早?!

虽然对于天道金榜上所提及的建安十三年具体到何年何

他们还不太清楚……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

至少距离如今,最多不过二十年!

想到这里。

几人更加不好受了……

至于程昱等人。

他们的关注点都在诸葛亮身上。

蜀汉丞相!

这四个字,已经说明了一切……

刘备那个编草鞋为生的所谓宗亲。

在未来竟然真的成事呢?!

“没想到刘玄德竟真的能够成事!”

“我算是长见识了……”

程昱摇了摇头。

对于刘备。

他真的有些佩服了……

一个出身这么低的人。

最终竟然能够建立一方基业。

这对于他来说。

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虽然刘备明面上来看是自家主公的敌人。

但不妨碍程昱对其的倾佩。

倾佩是个人情感方面的事情。

跟立场、公事无关。

真要让程昱对付刘备的话。

他也不会客气分毫的……

该用的狠计、毒计。

那也是一点都不会少!

倒是荀彧。

他的目光则是聚焦在曹丕篡汉称帝上面

【黄初元年十月辛未日,曹丕篡汉,建立曹魏。曹丕登基后,任命司马懿为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

荀彧心中可谓是五味陈杂。

一方面他要为了自己家族利益考量。

另一方面。

他也是真的忠于汉室!

荀彧可谓是当今天下为数不多的还对汉室抱有幻想的知名士子了。

历史上虽然他反对曹操称魏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曹操要定都邺城。

这不符合颖川世家的利益。

他身为颖川世家之首。

自然要站出来激烈反对!

但也不可否认。

荀彧内心深处。

还是因为对汉室的忠心。

所以才不希望曹操打破祖制,称异姓王。

哪怕这一方面的因素占比很小很小……

那也是有的!

更别提如今曹操只不过坐拥一个兖州。

颖川都不在他的实控领域内。

荀彧就更加没有那么多的想法了……

对于汉室的忠心,也没有像历史上那么微弱。

荆州。

南阳郡。

穰县。

刘备在看到司马懿的上榜后。

不禁暗自道:

“可恨!”

“没想到这司马懿竟然能够接连登上三个金榜。”

“实在是可恶至极!”

“曹贼,运气甚佳,气煞我也!”

以刘备那狭小的气量。

哪里会管什么三七二十一?!

直接开骂才是王道!

曹操是个什么东西?!

竟然能得到司马懿这等三金榜奇才相助?!

为何他刘备就不能有如此际遇?!

真当刘备对曹操各种暗自咬牙之际。

一旁的孙坚却是对他露出了复杂之色……

“玄德公啊!”

“没想到未来你真的完成复兴汉室的大业了。”

“真是可喜可贺!”

虽然通过之前金榜对于其他上榜人才的揭晓。

孙坚等人已经知道刘备未来将在益州成就一番基业。

但此时此刻再次看到“蜀汉丞相诸葛亮”这个名称的时候。

还是不由得叹服。

刘备这样的出身竟然做到了开国之君的地步。

简直是离谱!

说个不好听的。

刘备除了那个世人无法验证是真是假的汉室宗亲的身份外。

还有什么?!

什么都没有了啊!

都要靠编草鞋谋生了。

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了。

至少孙坚小时候都没这个艰苦过。

至于曹操这个官二代。

就更别提了……

两个人的平台完全是天差地别!

没有一点可比性……

所以最终刘备能够跟曹操站在一起。

成为同级别的对手。

无异于是一个奇迹!

说上一句“励志”,也不为过……

虽然孙坚等人对于刘备的一些行为非常不屑。

但也不得不承认。

此人。

有光武之风!

值得人尊敬。

至于诸葛亮这个金榜中所记载的“司马懿的宿敌”。

此时也是露出了不易察觉的“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