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向崇祯请命,林渊的冒险之举(2 / 2)

钱彪在地上抖得更厉害了,他感觉自己脖子后面凉飕飕的,仿佛已经看到了铡刀落下的寒光。

林渊却依旧平静,他没有去看那份奏疏,而是直视着崇天子的眼睛,坦然道:“陛下,这不是手笔,是策略。是为大明,买下山海关,买下关宁铁骑,买下吴三桂那颗摇摆不定的人心的策略。”

“买?”崇祯怒极反笑,他将奏疏狠狠摔在地上,“用一个王爵去买?你知不知道,我大明立国二百七十余年,除了开国勋贵,何曾有过异姓王?你这是要乱我大明祖制!你是想让天下人都看看,他吴三桂的功劳,已经大到可以封王!那下一步呢?他是不是就该入京,坐上朕的这张龙椅了!”

“陛下息怒。”林渊不卑不亢,“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李自成可以封他王,多尔衮也可以封他王。他们给得,为何我大明给不得?难道陛下的天恩,还比不了一个反贼的空头许诺,一个蛮夷的狼子野心?”

“陛下,这王爵,不是赏赐,是枷锁!”林渊的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字字铿锵,“一旦他吴三桂接了陛下亲封的‘平西王’金印,他就是大明的王!他守关,是为大明守,名正言顺!他若敢降,那他就是背叛自己王爵的无耻之徒,天下共弃!这顶帽子,我们亲手给他戴上,让他想摘也摘不下来!”

崇祯怔住了。

他被林渊这番“枷锁论”给说得愣住了。

他只想着封王会助长吴三桂的野心,却从未想过,这王爵本身,也可以成为一种道义上的束缚。

他看着林渊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睛,心中的怒火,竟不知不觉地消退了几分,取而代之的,是更深的困惑与挣扎。

这个计策,太大胆,太疯狂,但也……太诱人了。

见崇祯有所松动,林渊趁热打铁,双膝跪地,郑重叩首。

“陛下,光有王爵的虚名,还不足以让吴三桂这头猛虎彻底安心。一纸诏书,远在千里之外,他身边的谗言小人,随时可以将其曲解为陛下的试探之计。”

崇祯的眉头再次皱起,他知道林渊说的是事实。

“所以……”林渊抬起头,目光灼灼。

“臣,请命亲往山海关,面见吴三桂,宣读陛下天恩,晓以利害,安其之心!”

此言一出,整个养心殿,落针可闻。

趴在地上的钱彪,猛地抬起了头,满脸的不可思议。

一直垂手立在殿角的王德化,瞳孔骤然收缩,他那张老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真正震惊的表情。

崇祯皇帝更是如遭雷击,他后退了一步,用一种看疯子般的眼神看着林渊。

“你……你说什么?”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要亲自去山海关?你疯了?!”

他刚刚还在怀疑林渊和吴三桂是不是有什么勾结,现在林渊竟然主动要求去见吴三桂!

在崇祯那颗多疑的心里,这瞬间就演变成了另一幅可怕的图景:他最信任的兵部尚书,要抛下他,抛下京城,跑到边关去和拥兵自重的总兵会合!他们是要做什么?是要在山海关,另立一个朝廷吗?

“林渊!你好大的胆子!”崇祯的猜忌心,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他指着林渊,手指因为愤怒而颤抖,“你是不是早就和他串通好了!一个在内请封,一个在外拥兵,你们……你们是想逼宫吗?!”

面对这顶足以诛灭九族的帽子,林渊却只是挺直了脊梁,迎着崇祯那猜忌、愤怒、几乎要杀人的目光,一字一句地说道:

“陛下,若臣有二心,当日便不会死守京城。若臣想与吴三桂合流,大可坐视他投降满清,引狼入室,届时京城危殆,臣再以救驾之名,行不轨之事,岂不更易?”

“臣之所以要去,正是因为此行凶险万分!”

“吴三桂若忠,臣去,可坚定其心,让他再无后顾之忧,为陛下守好国门!吴三桂若叛,臣去,便以臣项上人头,去试出他的反心!届时,陛下可昭告天下,名正言顺地发兵讨贼!”

“无论忠叛,臣此行,皆为陛下探路。臣的这条性命,就是为陛下验明吴三桂忠奸的试金石!”

林渊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崇祯的心上。

崇祯呆住了。

他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林渊,看着他那张年轻却写满了决绝的脸,看着他那双坦荡得不含一丝杂质的眼睛。

他想从那双眼睛里找到一丝一毫的虚伪,一丝一毫的算计。

可是,他什么也找不到。

他只看到了一颗赤裸裸的,毫无保留的,甚至带着几分疯狂的忠心。

用自己的命,去给皇帝当试金石。

这……

崇祯那颗被背叛了无数次,早已冰冷坚硬的心,在这一刻,被狠狠地触动了。他眼中的怒火与猜忌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他自己都说不清的,剧烈的震撼与感动。

他缓缓地,走上前,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想要将林渊扶起。

“林爱卿,你……”

他喉头发哽,竟一时说不出话来。

林渊没有起身,他只是抬着头,静静地看着眼前的天子,等待着他最终的决断。

整个大殿,静得可怕。

许久,崇祯长长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那口气里,有无奈,有感动,也有最终下定决心的疲惫。

“好……”他闭上眼睛,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吐出这个字。

“朕,准了。”

“但是,你必须给朕,完完整整地回来!”崇祯猛地睁开眼,死死抓住林渊的肩膀,“你若是少了一根头发,朕……朕就让吴三桂全家,给你陪葬!”

这句狠话,与其说是威胁,不如说是一种帝王独有的,笨拙的关切。

林渊心中一松,叩首道:“臣,遵旨!”

就在林渊准备起身时,崇祯却俯下身,用一种只有他们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在他耳边说了一句。

“去吧。”

“但要记住,林渊……”

“山海关的龙潭虎穴,不止在关外。”

崇祯的声音,幽幽地,像从九幽地府传来。

“关宁铁骑,也不止姓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