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在准备送往各地的共生信物时,突然想起了婉清的音乐盒 —— 那个能播放《共生谣》、藏着兄妹俩童年记忆的盒子。她坐在共生学校的画室里,手里拿着一块普通的木头,身边围着小宇、朵朵和林溪,开始构思礼物的样子。
“我想做一个‘共生纪念盒’,里面放着我们的共生信物。” 苏晓一边画设计图,一边对孩子们说,“盒子的表面刻上向日葵和艾草,代表我们的共生植物;里面放着三缕能量 —— 一缕是普通居民的信念能量,一缕是觉醒者的本源能量,还有一缕是收纳格的意识能量,这样不管送到哪里,都能让大家感受到共生的力量。”
孩子们立刻兴奋起来。小宇找来自己画的《共生家园》画作,想贴在盒子上;朵朵用泡泡能量制作了透明的能量片,上面刻着 “共生” 二字;林溪则用自己织的向日葵毛线,缠绕在盒子的边缘。张奶奶听说后,也带来了自己磨的桂花糕粉,将粉撒在盒子的缝隙里,让盒子带着桂花的香气。
制作过程中,苏晓遇到了一个难题 —— 如何将三缕能量稳定地储存在盒子里。她尝试了很多方法,都没能成功,直到她摸到手腕上的银镯子。“或许可以用妈妈的银镯子做媒介。” 苏晓将银镯子放在盒子中央,尝试将三缕能量注入镯子,再通过镯子传递到盒子里。奇迹发生了 —— 银镯子发出淡金色的光芒,三缕能量不仅稳定下来,还相互融合,形成了一道小小的共生本源柱。
“成功了!” 孩子们欢呼起来,苏晓看着手中的纪念盒,眼眶突然红了 —— 盒子上的向日葵像是妈妈画的,桂花的香气像是奶奶做的,能量里带着大家的信念,这不仅仅是一个礼物,更是共生之城所有居民的心意。
纪念盒一共做了二十个,每个盒子里都放着一张小卡片,上面写着:“共生不是口号,是普通人和觉醒者一起种的向日葵,一起做的桂花糕,一起守护的家园。愿这缕共生本源,能在你们的土地上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