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时,西部传承站的 “信念向日葵田” 迎来了一年中最盛的花期。金色的花盘朝着太阳,像无数张绽放的笑脸,风一吹,花瓣簌簌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共生的故事。这一天,全球近百万共生者跨越山海,汇聚到废品站周围 —— 有的是北部共生站的农民,手里提着刚收获的土豆;有的是东部共生医疗点的护士,胸前别着婉清妈妈设计的艾草徽章;有的是偏远地区的孩子,怀里抱着亲手绘制的向日葵画。他们来这里,是为了见证一场足以改写共生历史的仪式:新 “第七席” 的任命。
以往的第七席任命,总伴随着耀眼的能量光晕与觉醒者的欢呼。可这一次,废品站的老磨盘旁没有华丽的舞台,只有一块用原木搭建的平台,平台上摆着的,不是象征权力的权杖,而是一个装满向日葵种子的陶碗 —— 那是张奶奶用了三十年的老碗,碗沿还留着细微的磕碰痕迹,却盛着来自全球五十个共生站的种子,每一粒都带着当地普通人的温度。
当苏衍走上平台时,全场瞬间安静下来。他穿着最朴素的共生防护队制服,胸前没有任何徽章,手里捧着一枚特殊的 “信念徽章”:徽章主体是用向日葵花粉混合普通居民的信念能量凝结而成,正面刻着 “第七席” 三个字,背面却没有常见的能量纹路,而是密密麻麻刻着近千个名字 —— 有修复北部共生站的木匠、有培育耐寒向日葵的农妇、有在黑暗能量袭击中保护孩子的普通教师。
“三十年前,婉清妈妈和序列一的持有者建立共生时,曾说过一句话,” 苏衍的声音没有借助能量放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共生的强大,从不在于觉醒者能释放多少能量,而在于普通人愿意为彼此付出多少信念’。过去,我们总以为,第七席需要强大的能量来守护共生,可直到阿木用生长能量唤醒枯萎的向日葵田,用信念能量凝聚全球普通人的力量战胜周灭,我们才明白,第七席真正的使命,是守护普通人的信念,而不是依靠能量统治普通人。”
苏衍的目光扫过人群,最终落在阿木身上。这个曾经需要躲在苏晓身后的小女孩,如今穿着浅蓝色的共生信念导师制服,头发上别着一朵新鲜的向日葵,眼神清澈却坚定。当她走上平台时,台下突然响起一阵细碎的掌声,先是几个孩子,接着是北部的农民,最后是全场的欢呼,像潮水般席卷了整个废品站。
阿木接过信念徽章时,手指轻轻摩挲着背面的名字,眼眶微微泛红。她没有立刻将徽章别在胸前,而是走下平台,蹲在最前排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奶奶面前 —— 那是南部共生站的幸存者,在周灭的袭击中失去了家园,却用自己的积蓄帮助重建了共生学校。阿木将徽章放在老奶奶的掌心,轻声说:“奶奶,这枚徽章,应该先属于您。是您在废墟里种下第一株向日葵,告诉我们什么是坚持。”
老奶奶笑着摇了摇头,将徽章推回阿木手中:“孩子,奶奶老了,能做的只是守好一块田。可你不一样,你让全球的普通人都知道,我们的信念也能成为光。这徽章,该由你带着,继续走下去。”
阿木又将徽章递给身边的小男孩 —— 他是北部共生站的孤儿,曾因为没有能量而自卑,如今却成了共生希望学校的 “小信念导师”,每天教同学们用信念能量与植物沟通。小男孩捧着徽章,认真地说:“阿木姐姐,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让更多人知道普通人的力量。但这徽章,还是要你先戴上,因为你是第一个让我相信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