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们跟着张奶奶,揉面、加糖、放桂花、蒸糕,每一个步骤都学得很认真。当第一锅桂花糕蒸好时,香气弥漫了整个废品站,大家都围过来,尝了一口,甜香的味道在嘴里散开,温暖又踏实。
林默则在共生痕迹墙前,教孩子们用声音能量传递心意:“声音能量不是用来大喊大叫,是用来传递温暖,比如给远方的家人唱首歌,给受伤的朋友说句鼓励的话。就像共生,能量是用来连接心意的。”
孩子们跟着林默,用声音能量轻声唱着《共生谣》,声音虽然稚嫩,却充满了真诚,歌声在废品站的院子里回荡,温暖了每个人的心。
仪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 “传承誓言”。所有年轻的共生者,站在向日葵田前,手里握着一株小小的向日葵幼苗,由苏晓带领,庄严宣誓:“我愿意接过共生的接力棒,传承普通人的序列,用双手创造价值,用心意传递温暖,用能量守护家园,让共生的种子,开遍每个角落,让共生的信念,永远传承下去!”
宣誓结束后,年轻的共生者们,在废品站的院子里,种下了新的向日葵幼苗 —— 这些幼苗是用十二种本源能量培育的,比普通幼苗更有生命力,象征着共生的传承,永远充满希望。
苏衍通过影像,看着仪式的全过程,他的身边,贺坤和牧民们也种下了新的向日葵幼苗。“晓晓,你们做得很好,” 苏衍的声音带着欣慰,“废品站的传承,不是结束,是开始,是‘普通人的序列’走向未来的开始。”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废品站的院子里,洒在新种下的向日葵幼苗上,洒在年轻共生者的脸上。苏晓站在院子里,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 —— 李大叔在教学徒修新的工具,张奶奶在给孩子们分桂花糕,林默在给年轻共生者讲解声音能量的用法,顾宸在检查痕迹墙的旧物,心里满是踏实。
她知道,废品站的传承,不是靠某一个人,是靠每一个普通共生者的双手,是靠每一份温暖的心意,是靠永远不会消失的 “普通人的序列” 的信念。只要这份传承还在,共生就会永远存在,普通人和觉醒者就会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就会永远在阳光下,种出金色的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