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这口井,又出事了(1 / 2)

苏云将那张细细的丝帛,在指尖捻了又捻。

“井下有龙。”

四个字,从遥远的江南传来,带着李沐雪特有的笔锋,冷冽,直接。

书房里,沈策站在一旁,看着苏云的脸色。

“她不是在说疯话。”苏云终于开口,将那张丝帛放在烛火上,看着它蜷曲,化为灰烬。

“疯子说话,是混乱的,是颠三倒四的。”

“而这四个字,太准了。”

沈策的眉心拧了起来:“冷宫那口枯井……顾炎武他们,不就是从那里冒出来的吗?您不是说,那条线,已经断了?”

“我以为我把池塘里的水抽干了。”苏云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漆黑的夜色,“现在看来,我只是捞了几条浮在水面上的小鱼。”

“真正盘踞在水底的东西,根本没动。”

沈策的神情变得严肃:“你想再查?”

“可你现在是太傅,无诏,连禁军都调动不了一兵一卒。怎么查?”

苏云转过身,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谁说我要调兵了?”

“我可是太傅,大周未来的储君,都得听我讲故事。”

第二天,东宫。

苏云没再讲山川地理,也没讲风土人情。

他给皇太女讲了一个前朝的宫闱秘闻。

“话说前朝末年,那位皇帝为求长生,听信方士之言,说皇城底下,乃是龙脉所在,镇压着一条沉睡的地龙。”

“那方士说,若能引龙气入体,便可得长生不死。”

苏云的声音不疾不徐,带着几分说书人的神秘感。

“于是,那皇帝便在宫中阴气最盛之处,挖了一口深井,名为‘锁龙井’,想要把那龙气锁在井中,供他一人吸取。”

“可龙气是何等之物?岂是凡人可以觊觎的?”

“没过几年,那口井就干了,龙气没吸到,反而惊扰了地龙。于是乎,天灾人祸,接连不断,没过二十年,那偌大的王朝,就土崩瓦解了。”

给皇太女伴读的一个小太监,听得入了迷,吓得小脸都白了。

苏云讲完,喝了口茶,像是无意般地说道:“不过是些野史杂谈,当不得真。倒是提醒了我,宫中风水,事关国祚,那些废弃的枯井,年久失修,积攒阴气,总归是不太好。”

那小太监把苏云的话,一字不落地,记在了心里。

当晚,女帝身边的李公公,便出现在了首辅府。

御书房的灯火,比往日更亮。

“太傅今天给皇太女讲的故事,朕听说了。”女帝坐在书案后,手里把玩着一枚玉佩,看不出喜怒。

“臣不敢。”苏云躬身,“不过是些野史杂闻,怕污了陛下圣听。”

“野史?”女帝放下玉佩,抬起眼帘,目光如炬,“朕怎么听说,太傅的故事里,有我大周的龙脉?”

苏和缓地抬起头,直视着女帝的眼睛。

“陛下,天象异动,地气不稳。臣近日翻阅古籍,见前朝确有因宫中风水不协,而致国运动荡的记载。”

“臣以为,此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他没有提任何案件,也没有提任何阴谋,只谈风水,只谈国运。

这是帝王最在意,也最无法反驳的理由。

女帝沉默了许久。

“那依太傅之见,该当如何?”

“此事不宜声张。”苏云不疾不徐地回道,“可由宗人府牵头,以‘祭祀祖先,安抚龙脉’为由,将宫中所有废弃井口,勘察修缮一番。”

“一来,安抚人心。二来,亦可防微杜渐。”

“至于臣,”苏云再次躬身,“不过一介书生,可从旁协助,查阅典籍,以作参考。”

这个提议,合情合理,滴水不漏。

既给了宗人府这些皇亲国戚面子,又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