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厅的初任培训基地,位于市郊一个在地图上没有任何标记的区域。
高墙、电网、隐蔽的岗哨,以及无处不在的肃静氛围,都昭示着这里的特殊与绝密。
吴志远和另外三十几个通过招考、遴选的新人,在这里开始为期一个多月的培训。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隐形战士”,得过四关。
第一关是思想关。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进行沉浸式教学。
有变节者的惨痛教训,有英雄的无声壮烈,有当前复杂尖锐的敌情通报。
教官用最直白的方式告诫:在这里,一次不忠,万劫不复。
忠诚不是口号,是刻入骨髓的基因,是面对任何诱惑、压力乃至死亡威胁时都不可动摇的信仰基石。
反复进行的极端压力下的忠诚测试,比如模拟审讯、策反场景,不断挑战和巩固着每个人的心理防线。
第二关是纪律关。“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是入门准则。
保密意识通过各种方式被反复强化,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
例如,有人在非指定区域无意中提及一个地名而受到严厉批评。目的是让保密成为如同呼吸一样的本能。
第三关是业务关。既有理论课,包括国际关系、敌情研究、密码学基础、侦查与反侦查技术、通信技术、化装术、心理学、特定领域专业知识速成。
也有实战技能训练,包括格斗、射击、特技驾驶、跟踪和反跟踪、野外生存,以及在被跟踪、被盘问、身份暴露等场景下的危机模拟应对等。
第四关是心理关。学习快速构建并融入掩护身份,接受教官扮演的各种角色的考验。
进行长时间单独关禁闭、在嘈杂或完全寂静环境下保持专注等抗干扰、抗压训练。
封闭培训接近尾声时,举办了一次结业考核。
考核项目不仅有射击,还有人脸闪电识别、跟踪和反跟踪考核等。
人脸闪电识别要求在几秒钟的极短时间内,观看一张目标人物的照片,要求在限定时间内,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找出目标。
找到后,不能立即指认,需在不引起对方警觉的情况下,近距离观察确认其细微特征,如耳廓形状、痣的位置、眼神习惯等,并默记其当前装扮和携带物品,最后向考官精准描述。
给吴志远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跟踪和反跟踪考核。
目标由经验丰富的国安侦查员扮演,吴志远需要在不被目标发现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一段距离的跟踪,并记录下目标行进路线、停留点、接触人员等关键信息。
目标会运用各种反跟踪技巧,如突然折返、进入拥挤场所、利用橱窗反射观察身后、乘坐交通工具并突然上下车、进入死胡同然后快速转身等。
吴志远深知,跟踪的核心是融于环境,隐于无形。
他换上普通的衣着,利用地形和人群做掩护,时而快步疾行,时而驻足浏览橱窗,始终保持与目标的安全距离和自然姿态。
当目标突然进入一个热闹的商场时,吴志远没有贸然跟进,而是迅速判断出入口位置,选择了一个能观察多个出口的有利位置守候。
当目标利用地铁站进行试探时,吴志远判断出其可能是佯动,并未跟随下站,而是在站口附近隐蔽观察,果然目标很快又从另一个出口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