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我...追你?(2 / 2)

英雄本色 疯十八 1331 字 5天前

电梯匀速上升,罗东看着跳动的数字,心里那根弦绷得紧紧的。

此时,他没心情想朱莉的事。

大概率她也调到了MC总部,还真是冤家路窄?

二十分钟,他必须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抛出足够有吸引力的钩子。

敲响副总裁办公室的门,里面传来刘建国低沉的声音:

“进。”

罗东推门进去。

办公室宽敞气派,红木办公桌后,刘建国正低头看文件。

他看起来五十岁左右,身材微胖,头发梳得整齐,眉头习惯性地皱着,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压力感。

“刘总您好,我是天源的罗东。”

罗东走上前,不卑不亢地打招呼。

刘建国抬起头,目光在他身上扫了一圈,没什么表情,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坐。你只有二十分钟,三点二十我还有个会。”

“明白,感谢刘总给我这个机会。”

罗东坐下,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进入主题。

他将孟婷准备的三页摘要递过去,“刘总,这是我们整理的,关于利用社区医疗和新媒体,进行药品营销的一些案例和数据,请您过目。”

刘建国接过去,随意翻看着,速度很快,眼神里带着审视。

罗东没有等他看完,而是抓住时机,开始阐述他昨晚构思的核心方案:

“刘总,我们认为,未来药品营销的关键在于‘精准触达’和‘患者粘性’。单纯依靠传统的学术推广和渠道压货,成本会越来越高,效果却会递减。”

刘建国翻页的手指顿了一下。

抬眼看了罗东一眼,没说话,示意他继续。

“针对贵公司这款心脑血管新药,我们设想了一个‘社区+线上’的闭环方案。”

罗东语速加快,但条理清晰:

“首先,利用我们天源,在基层社区诊所和药店的网络资源,联合开展针对目标患者群体的,免费筛查和健康讲座,直接锁定潜在用药人群,建立初步联系和数据档案。”

二十分钟内,他必须阐明自己的观点。

“其次,同步启动线上医生社区运营。不是硬广,而是邀请权威专家,围绕该疾病领域的最新进展,和临床用药经验,进行深度内容分享和互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医生的处方观念。同时,建立患者社群,提供用药指导、康复建议和病友交流,增强患者对品牌的依赖感和忠诚度。”

说到这里顿了顿。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将线下筛查导入的患者数据,与线上社群的活跃度进行匹配分析,实现营销效果的精准评估,和资源的动态调整。我们初步测算,这套组合拳打下来,在上市首年,有望以低于传统模式30%的营销成本,实现同等甚至更高的,市场渗透率和品牌认知度。”

陈述完,罗东暗吁口气,目光坦然地看着刘建国。

他没有给出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勾勒了一个清晰、可落地,且直击当前营销痛点的操作路径。

刘建国放下了手里的摘要,身体微微前倾。

手指在桌面上有节奏地敲击着。

之前的漫不经心已经消失,明显开始认真考量。

“社区筛查的覆盖面,和数据准确性怎么保证?线上医生社区的权威性如何建立?患者社群的日常运营和维护,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

他抛出了一连串具体的问题,个个切中要害。

罗东心里一凛,知道对方听进去了,而且思维极其缜密。

他根据自己之前的调研和思考,逐一进行了回答。

虽然有些细节还需要进一步细化,但整体框架逻辑严谨,可行性很高。

“有点意思。”

刘建国听完,靠在椅背上,审视着罗东:

“你这个思路,确实跟之前来的人不太一样。他们要么只会夸自己的渠道多广,要么就是拍胸脯保证销量,空洞得很。”

他话锋一转,带着点试探:

“不过,想法再好,也需要有能力执行。你们天源在线上运营这块,似乎并不是强项?”

罗东迎着他的目光,语气坚定:

“执行力请您放心。天源有扎实的线下基础,至于线上运营,我们有成熟的合作团队和清晰的规划。如果刘总愿意给我们机会,我们可以在后续的正式方案里,提供更详尽的执行细则和团队配置。”

刘建国盯着他看了几秒,办公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墙上的挂钟指针,指向了三点十八分。

终于,他点了点头,拿起内线电话:

“小张,进来一下。”

一个年轻男助理很快推门进来。